浙江日报杭州2月27日讯 理财产品收益率为零,这样的情况最近竟然屡屡发生!继浦发银行出现零收益理财产品后,许多网民在各理财类网站、论坛上爆出数种零收益的理财产品。记者今天走访相关的数家银行后,一一证实了这些说法。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去年推出一款挂钩港股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在本月初发布的产品到期公告上显示:“到期收益率为零”。而购买该产品的投资者清楚地记得,该产品推出时称“预期收益率高达15%”。据了解,该款产品与在香港上市的3家金融机构的股价挂钩,而这3只股票1年的平均收益率达6%以上,为何相关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反而是零呢?该银行解释说,因为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挂钩的其中一家金融机构的股价由涨转跌,影响了理财产品的收益。
无独有偶,民生银行一款与人民币挂钩的理财产品到目前为止的收益率也为零。由于该款理财产品要到今年底才到期,该银行有关人员婉言拒绝解释目前零收益率的原因。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投资者购买5万元相关产品,提前赎回还需支付3%的手续费,不但赚不了,还得亏损1500元左右。该行杭州分行相关人士表示,银行只是代理销售理财产品,而不是像一些投资者认为的自己直接进行资本市场投资,因此银行只有代理责任,不承担零收益或者投资亏损带来的风险。
多数投资者对此感到无法理解。2007年资本市场行情大好,为何一些理财产品却无法“水涨船高”?招商银行财富管理中心主任姚进就此分析说,目前这些零收益甚至亏损的理财产品多数与海外资本市场挂钩,银行通常购买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发行的期权,然后与保本的固定收益票据如国债等相结合,推出相关的理财产品。因此,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很大程度上与期权未来实现的概率挂钩,出现零收益甚至亏损均是正常现象。但大多数投资者并不了解理财产品的结构比例、涉及的领域等,在出现零收益率时就会引起强烈反应。对此,银行和投资者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
记者了解到,这几款零收益的理财产品发行时均有详细的产品说明书,协议中也明确表明存在风险的可能性,但多数涉及专业金融术语,收益计算方法也非常复杂,一些银行理财业务人员在介绍产品时可能会为追求业务量而过分强调收益,忽略风险部分的解释,有意无意地淡化风险。
同时,一些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也过于盲目。比方说,如果理财产品的部分资金用于购买某种商品期权,那么投资者就需要了解该商品的市场行情并认同银行的投资预测,再购买这款理财产品。而现在很多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详细内容不闻不问,就盲目盯着最高收益率来购买相关产品。
姚进建议,投资者在入市前起码要了解理财产品协议中每一项条款的含义,同时,尽可能掌握相关的信息,包括期限、年化收益率、资金运作方式、募集期等,千万不要以为理财产品就是只赚不赔的“保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