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9日讯
随着幕后主使彭某被杭州上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一起利用招工名义雇佣人员盗割电缆线的盗窃案浮出水面。
29岁的安徽人彭某曾在电信局打过工。2006年9月,他找到老乡“上游”(另案处理),两人合计由“上游”出面到劳务市场以招工名义,雇佣民工盗割电线电缆。10月30日,彭某和“上游”到杭州某劳务市场以电信局名义招聘了6名民工,告知他们工作就是拉电缆,并将他们带至旅馆住下。
第二天一早,彭某为民工发放钢丝钳、拉线机等工具及电信局工作服,并将他们带到本市复兴北苑4号门,将电信井盖打开后,彭某指出要切割哪根电缆后即离开现场。
10月31日、11月1日,6名民工共盗割电信电缆40米。11月2日,在复兴路与美政路交叉口复兴加油站旁的电信井盖下盗割电信电缆100米,被电信局工作人员发现后报警,公安人员赶到将6名民工抓获。
经查,3次盗割电信电缆共计140米,估价价值人民币12649元,前两次盗割的电信电缆销赃1700余元。但6名民工对盗窃一事完全不知情,并以为是为电信局拉电缆。
2月27日,上城区检察院以盗窃罪对彭某提起公诉。丢了工作不说还差点做了“帮凶”,几位外来务工人员的遭遇给劳务应聘者敲响警钟。时值节后用工高峰,检察官提醒,应聘者要谨防招工陷阱,在招工前一定要确认用工单位的相关证件,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无辜地成了违法行为的“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