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05日讯
“又到3月5日了,每年的这一天,我想再见见他们的愿望特别强烈。”昨天,在教育部门工作的徐慧珠致电温州日报,向记者倾诉了一段埋藏心底的往事。一位见义勇为的小伙子,一个善良热情的家庭,让徐慧珠惦念了整整25个年头。
今年2月的一天,48岁的徐慧珠在家里看电视,“跳河救人军官孟祥斌”的画面深深打动了她,埋在心底的那件往事再次被勾起。随后,她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1983年的3月5日早上7时15分,那是我第二次生命的开始。每年的这一天快要到来时,我都特别想见见我的救命恩人,表达我对他们的感激,可是却不知他们在哪里……”
时间随着记忆拉回到25年前——
1983年3月5日早晨7时,家住市区的23岁女教师徐慧珠骑着自行车匆匆赶往任教的黎明中学(现十六中)。“快要迟到了!”徐慧珠心里有些着急,急匆匆骑到洪殿桥上。这是一座东西向的拱桥,桥宽约三米,没有护栏。此时,一辆装满货物的板车正迎面推来,她避让不及,连人带车一下子跌进了河里。她不会游泳,整个身子沉进了水里。当时正值农历正月廿一,天气还非常寒冷,身上的毛衣毛裤被水一浸,更沉了,整个人都在下坠。“我想着不能沉不能沉,手脚拼命挣扎着……”几分钟后,她觉得再也没有力气了,污水不停地灌进鼻孔里,就在此时,一双手蓦地抓到了她,徐慧珠也抓住了救命恩人。她,被渐渐地托着浮出了水面。
“那一刻,觉得河面上的空气太新鲜了”。25年后,徐慧珠仍然对那一刻的重新呼吸记忆犹新。
被救上岸后,黎明中学学生曼丽的妈妈也在现场,这位善良的妇女赶忙领着徐老师到家里洗澡,将女儿的衣服给她换上,还热了烧酒和糖水给她驱寒气。“曼丽是我教过的学生,她的家人都非常和善,父母在造船厂工作”徐慧珠回忆到,“我被救后没多久,曼丽得了急性脑膜炎,还因此休学了,有迷信说法是我的‘坏运气’传给了她,但是她和家人没有一句怪我的意思,她康复之后仍旧做了我的学生。”
徐慧珠事后打听到,那位救人的小伙子叫叶平,是当时印染厂的话务员,家住市区上村。她便和父母提着些礼物上门致谢,憨厚的小伙子却把礼物退回到了学校。“那时候他20岁,我23岁,都是很腼腆的年轻人,还被同事开了下玩笑。”因为羞涩和周围人善意的玩笑,徐慧珠虽然心里充满感激,却“不敢”多和叶平联系。次年,徐慧珠调到其他中学任教,渐渐和叶平以及曼丽一家人都失去了联系。“后来我打听过几次,辗转知道他‘下海’了,更多的信息就没有了。”
“当时如果没有得到救助,只需几分钟,我的生命就会消失在那条河里。那时年轻,顾着‘面子’不敢多联系,但是现在想想,有什么可以顾忌的呢!真想见见他们。你们是记者,能否帮帮我这个忙?”昨天,徐慧珠在QQ上向本报记者流露了她的急切之情。
又到3月5日。
25年前的这个日子,徐慧珠觉得非常特殊,因为那天正是全国学雷锋日。在担任班主任的生涯里,她不止一次地把自己的经历做为鼓励学生助人的事例。它,温暖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整整25年。
今天,3月5日又被赋予新的意义,它是我省首个“志愿者日”。在这一天寻找他们,不仅仅是巧合,不仅仅是徐慧珠个人的期盼,也是社会对于善良正义的深切呼唤。
叶平、曼丽,还有你们的家人,现在一切都好吗?如果你们看到了报纸,如果有人知晓你们的近况,请与温州日报联系:88096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