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06日讯
3月3日晚,保罗骑士鞋业公司营销总监吴挺和一帮武汉同行吃饭时,一位温州鞋厂驻武汉办事处负责人,一口气就报出了蟋蟀王等7个刚刚撤出当地市场的温州鞋类品牌名字。这7个从武汉市场败退的,全部是“国家免检产品”,而且其中两个还是“中国真皮名鞋”级别的温州鞋。
多数中小品牌逐渐转型
作为国内重要鞋类集散地的武汉,曾是这些品牌的“旺地”。两三年前,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品牌在武汉很牛,一个牌子的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5000万元。而不到三年时间,昔日的营销重镇,便让他们再无立足之地。
刚上市的春鞋在市场上的表现,并没有为疲软的温州鞋市场带来利好消息。市场验证了卡帝奥尼鞋业公司董事长王忠强的说法:市场有需求,但鞋子做不出来,坐失销售机会。主因有两个,一是大部分温州鞋厂工人没招齐,或新手多,生产跟不上;二是同样由于缺工人,为温州鞋贴牌加工的广州、成都等地的协作工厂,无法按时交货。一家温州“中国真皮鞋王”企业,去年11月份在广州下的春鞋订单,鞋子至今也没有做出来。
大一些的温州鞋品牌,春鞋刚一上市,便是有市场,没鞋子;二三线的品牌,则随时面临出局的威胁。日泰集团董事长金哲夫认为,温州鞋现在都在整合,大品牌会更大、更强,大部分的中小品牌已经在转型,寻找生存之道。
让代理商“买断”品牌的暗流,随之涌动。一些蓄势等待东山再起的温州鞋类品牌,开始在郑州、太原等市场,让代理商“买断”品牌:由于厂家生产没有利润,品牌持有厂家暂时不再生产鞋子,代理商自由下单进货,厂家按“每双鞋子收1元钱”向代理商收取品牌使用费。
国内市场加速洗牌的结果
温州皮鞋品牌遭遇的群体性困惑,也开始在温州革鞋团队中逐渐表现出来。
在王忠强看来,如果说2000年前后是温州皮鞋品牌的风光时期,那么,2004年前后则是温州革鞋品牌异军突起的时候,鸥鸟王、巨日、巨康、卓诗尼等数十个品牌在市场上大杀四方。“但经历去年革凉鞋在市场上的大积压后,革鞋今年同样面临考验。正在重庆市场调研的大自然鞋业公司总经理刘燎东说,虽然目前一些品牌女革鞋的销售还不错,但这几年温州革鞋产量在成倍递增。市场上革鞋太多,竞争白热化,一些品牌随时会被“挤”出市场。
2003年4月29日,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曾就温州鞋业的发展态势作了一个题为《冬天不遥远》的发言。文章经本报发表后,在业界引起震动。雅浪等温州制鞋企业,还特意复印全文,在当年夏天召开的企业营销会上分发给营销人员和全国代理商。5年过去了,温州鞋的“冬天”或许正在来临。今年2月15日,王振滔在分析温州鞋业时,这样对记者说:“我看,今年会是温州鞋的冬天。”
王振滔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国内鞋业市场加速洗牌的结果。温州鞋业现在面临的问题,折射出温州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整体困境。劳动力短缺、工资增长、更趋严厉的劳动法、人民币升值,将使传统制造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