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现场会上了解到,一些原本可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嘉兴民间原创文化将“重见天日”。据悉,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目前已开始,将在我市拉网式地全面推进,有“非遗”技艺的民间艺人将成为这次普查重点关注的对象。
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我市从去年7月开始就作了准备工作。此次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内容有:方言;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手工艺;地方戏曲和曲艺;习俗、礼仪等,共有18类。此次普查是拉网式的普查,将查清我市“非遗”的宝藏,为保护这些“宝贝”提供依据。据专家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依托于人,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据悉,我市文化部门将重新登记有“非遗”技艺的民间艺人,并进行录音和录像。对于高龄和病危的“非遗”传人,采取优先安排采访和抢救搜集的措施。在收集中,注重视觉和听觉形象的配置(文字、照片、视图、实物),如实地反映原貌,不走样,尽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存档案资料。到今年7月,整个普查将基本结束,届时本市整个“非遗”宝藏将露“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