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联系点:普陀特产有限责任公司
3月底是普陀春茶采摘和炒制的旺季,但最近普陀特产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殷文阳正为这事着急:“现在公司的采茶工人还不到30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0多岁,用工缺口高达700余人。采茶高峰期一般只有20来天,如果采摘不及时,原本可以做优质茶的新叶就只能做大众茶了。”
普陀特产公司上世纪90年代开发了有机茶,是我省最早进行有机茶生产的企业之一。目前,该公司拥有茶园1000余亩,并建立了茶叶产、供、加工及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按照正常年份的产量,1000亩茶园优质茶产量大约10吨左右,但现在因为采摘工人跟不上,不少茶叶错过最佳采摘期,只能用来制作大众茶,现在公司的优质茶产量仅为5吨左右。”殷文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优质茶一般售价都在每公斤400元以上,而大众茶的售价每公斤只有6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公司每年就要损失上百万元。
殷文阳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去年4月,有一专门经营茶叶的美国商人到普陀特产公司茶叶基地考察,原本计划双方合作,由美方出资在普陀建立一个普陀佛茶生产基地,由公司负责茶叶制作等工艺,然后专供出口美国。但这位美国商人在公司位于展茅的基地考察时,只见不到100人在700多亩的茶园里采摘茶叶,就说了句玩笑话:“你们这不是在采茶叶,是在栽茶树吧。”此后,合作的事情就再也没提过。
据了解,随着近年来普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原先从事采茶和制茶工作的工人不少都找到了其他工作,再加上今年春茶采摘时间推迟,更给原本流动性就大的采茶工作带来困难,工人紧缺问题已成为普陀茶叶种植户亟待解决的难题。殷文阳说:“目前‘普陀佛茶’已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一步提高了佛茶的经济附加值,但采茶工人的短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佛茶的产量、质量,更影响了营销大户开拓外埠大都市或国外市场。”
殷文阳向记者表达了他的期望:从短期来看,希望政府和劳动部门能对我市渔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引导,如将定海等地的农村闲散妇女劳力引导到普陀茶园工作,解决制茶大户的燃眉之急。从长远来看,普陀佛茶产业的发展更需政府的推动和市场化引导,希望政府能制定相关政策,由政府统一对采茶工人实施招聘、培训和管理,这既可避免 “茶工荒”,又能实施区域内短期劳动力转移。同时,还能使各制茶大户腾出更多的精力组织生产、经营,更好地推动普陀佛茶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