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重大应用电子技术和新型电子元器件专项
随着电子信息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快,电子元器件的进一步升级换代和集成化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所关注。我省的电子元器件及应用技术产业,随着世界电子制造业的大调整和台商的"西进北移",已发展成为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最具活力的部分。
本专项重点在应用电子技术领域,采用自主创新与吸收、引进相结合的途径,解决电子产品集成创新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的现代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高性能的电子应用技术与系统,提高我省电子产品的技术含量与技术附加值,避免贸易摩擦与技术知识产权的纠纷。
在电子元器件领域:重点攻克元器件制备的关键工艺和技术,特别是针对我省重要的特种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核心工艺技术。解决我省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的产品设计、制备、检测等重大关键工艺与技术。提高电子元器件产品的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在光电子器件与传感器领域:通过专项的实施,瞄准光通讯,光显示与光电检测传感技术,解决面向信息集成的新型传感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子元器件的产品高效开发周期等技术难点,发展数字化与网络化传感器及核心共性技术。
(十七)磁浮交通系统技术与装备专项
磁浮交通系统技术与装备重大科技计划专项是在国家批准沪杭高速磁浮交通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设立。
由于磁浮交通列车与轨道的无接触悬浮,使得列车运行速度只受空气阻力和电磁阻力影响,有望与飞机相媲美,其最高速度可以超过500公里/小时,且具有同比速度能耗低、安全舒适等优点,是当今世界地面交通速度最快的客运交通系统。规划中的沪杭磁浮交通线全长175公里,其中浙江省境内105公里,沪杭全程运行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之内,且磁浮列车运行速度不到4分钟即可加速到450公里/小时,有力地促进了上海与浙江的交流。
磁浮交通系统包括轨道、车辆、牵引供电、运行控制四大子系统,主要有16项核心技术。其中,线路轨道三项,车辆系统四项,牵引系统六项,运行控制技术三项。磁浮交通系统体现了传统电力牵引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本专项配合国家863磁浮交通技术重大专项的研究工作,在充分发挥浙江省磁浮交通研究优势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期望在长定子轨道梁、高压大功率供电及保护装置、大功率列车牵引装置、磁浮车辆部件制造技术、列车控制和检测单元技术等有所突破,从而引领我省磁浮交通建设的产业链,培育一支磁浮交通系统建设、维护和运行的队伍。
(十八)100万伏特高压输电技术与装备专项
电力是国民经济命脉,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我国电力能源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而负荷又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需要利用特高压进行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力。按自然传输功率计算,1条特高压线路的传输功率相当于4—5条500kV超高压线路的传输功率,这将节约宝贵的输电走廊,大大提升我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国际上,只有少数几个大国在特高压电网建设进行了尝试,有一定的经验。按照国家规划,预计2008年前后将建成我国第一条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到2010年前后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将初步形成。
浙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也是国家电网规划中特高压电网的主要受电地区之一。“十一五”期间交流1000 kV电网将在安吉境内落点;直流±800 kV电网将在金华落点。我省是电气设备制造大省,但在超高压、特高压电气设备制造方面目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专项就特高压输变电系统设计技术、相关装备制造技术、电网运行状态监控技术进行攻关,引导有实力的电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自主科技创新,参与超高压、特高压电气设备的研究、制造,加快浙江电气制造企业的结构调整,为我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持。
专项预期将突破关键共性技术50—80项,取得新产品50—80项;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获得专利30—50项,其中发明专利10—20项;建设推广应用示范工程1—2项,培育5—10家示范企业,带动并逐步形成相关产业链;预计可为我省带来综合社会经济效益在50—80亿元以上,从而为提升我省电力设备特别是特高压电力设备的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浙江经济的新一轮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