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2日讯
走进慈溪市宗汉街道庙山村,村庄内绿化亮点不断涌现,农民“私家花园”、江滨公园、村心公园、环山绿地公园、苗圃基地纵横交错,组成了多条绿化带。目前,庙山村拥有绿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人均拥有绿地高达42平方米,成为我市村庄绿化的一个典型。
为了促进城乡绿化协调发展,自2001年起,我市开始创建园林式村庄,把城市的绿化理念带入农村。市政府决定,每年“以奖代补”100万元,支持农村创建园林式村庄。2007年我市又提出更高目标,力争通过5年时间,在全市创建1000个市级绿化示范村,并要求从“绿化、美化”,向“香化、净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扶持政策促进了各地创建园林式村庄的热情。各地把村庄绿化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不少经济强村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围村林、休闲林、通道林和河道生态林带。经济薄弱村也量力而行,发动村民在村内空闲地见缝插绿。不少村还统一购买苗木,发放到村民手中,由村民自行栽种。镇海区为高标准建设绿化示范村,规定土地被环村绿化租用的农民在参加养老保险时,保险费每人每亩补助3500元。据统计,2001年以来,市本级财政用于村庄绿化“以奖代补”资金840万元,县(市)区配套1500万元,乡镇补助3000万元,村级投入高达2.1亿元。
各地还把植树造绿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旧村改造、村庄规划时留足绿地,农户庭院及房前屋后,栽植乔木、灌木、花、藤本或经济类树木,突出观赏性、艺术性,逐步形成乔木、灌木、花、草错落有致的村庄绿化格局。鄞州区湾底村在河堤两旁种植柳树、湿地松等护岸树,在岸边种植大量的云南黄馨及水生植物,河道绕转村民住宅、绕转村庄,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慈溪市三北镇徐福村专门配备了5名绿化护理员,还成立了由党员与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庄绿化义务管理组,加强日常管护。
到去年年底,全市共创建宁波市级“园林式”村庄196个;207个村成为市级绿化示范村;建成农民休闲公园311个;村庄绿地面积增加10万多亩,这相当于现有宁波市林场的山林面积;还涌现了奉化黄贤村等16个“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慈溪周巷镇等26个“省级绿色小城镇”和余姚横坎头村等26个“省级绿化示范村”。
◆图为绿树环抱的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该村为我省第一个以村为单位成功申报省级国家森林公园的村庄。(严龙马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