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昨天,向阳小学的40名学生“摇头晃脑”,在用稚嫩的童声诵读着儒家经典。这是该校刚成立的“论语”社团第一次开展活动。海盐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社团是一个让学生自主成长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得以展示发挥,学生的人文意识和思想境界能得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能得以发扬,学校社团已成为海盐校园文化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传统的学生活动往往是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的,参加的学生都是层层推荐、层层选拔的,活动内容一般都围绕着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制定,形式单一,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大打折扣。而学生社团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创建模式,学生自己想、自己做,真正做到了学生社团学生做主。
“向阳之声”记者团让同学们十足过了一把记者瘾。每逢节假日,小记者们会外出采风,进行摄影比赛,开展社会调查……他们用小眼睛区分着身边的美和丑,用手中的笔书写着社会的真和善。在嘉兴市第九届南湖之春语文专场中,这些小记者脖子上挂着数码相机,手里拿着录音笔,俨然是一个专业记者。平时,小记者们通过校园广播展示创作成果,每周五的“校园点击”栏目已经成为师生了解学校动态的一个喜闻乐见的广播节目。向阳小学的22个学生社团就是校园里的一朵朵奇葩,该校校长张拥军说,开展哪些活动、让谁来参加、邀请谁来指导等,都是学生自己的事,这样学生更能在参与中感受付出与收获,在交流中体会竞争与合作。
“你可以在吃中饭的时候来我们学校看看,肯定不会有同学使用一次性筷子了。”“绿之韵”环保社团团长、于城中学学生陈婷说起此事很有成就感。该校环保社团的社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调查校园环保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为了杜绝白色污染,20多个社员到于城镇街上捡拾白色垃圾,这一举动也很好地教育了周边居民。
学校电视台准时播放电视散文、诗歌,举办文学沙龙,请少儿作家来讲学……海盐元济高级中学涵芬文学社成立9年来,这样的文学活动从没间断过,欣喜的是参与策划这些社团活动的主角也都是社团里的文学青年。刚刚从团长职位上退下来的高三学生王干雪说:“校园文学在我们这里变得五彩缤纷,呈现的形式也不拘一格,同学们都觉得文学梦离自己不再遥远。”该文学社的400多篇文章发表于《美文》、《中国校园文学》等全国性刊物,350多篇文章获全国性奖项。社团负责人、高二学生杨毛明说:“我们将继续精心打造‘涵芬’这张示范文学社团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