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4日讯
“如果有人接手我的书店的话,我老早就逃掉了,现在已经很吃力了。”昨天,杭州文史书店的王海松经理苦笑着说。随着经营成本上涨、网上售书的冲击、以及新华书店强势扩张,杭州的民营书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业内人士估算,前几年与新华书店各占半壁江山的杭州民营书店,其市场份额已经被压缩到目前的20%左右。
由买书难到卖书难,
十年时间民营书店遭遇两重天
特色民营书店不仅在读者中很具美誉度,也曾经是杭州重要的文化地标。在10年前,杭州还是买书难,民营书店的生存很轻松,但是近几年,杭州已经是卖书难,民营书店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自从近年江郎书店、三联书店倒闭后,杭州只剩下屈指可数的三大民营书店晓风书屋、枫林晚和文史书店,去年,它们的效益都不佳。
“我们面临的压力非常大。”文史书店的王海松经理说。“以前,我对经营书店有兴趣,经济上也有回报。”王海松说,“现在没兴趣,但退出来很难,所以,撑一天算一天。”他说,去年文史书店的利润很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民营书店的“大哥大”晓风书屋也在勉力支撑。“如果算上库存的话,去年晓风书屋的图书零售利润几乎为零。”姜爱军经理用双手比画了一个圈。“我们现在的状态是被推着永不停息地向前奔跑,否则,就会被甩下。”
而枫林晚去年经历搬家和分店“书立方”开张两件大事,书店不仅谈不上效益,还亏损了。“去年,光装修新店就花了100多万,我们书店肯定亏损了。”枫林晚的朱升华经理说。
高房价让民营书店败下阵来
对于民营书店来说,其经营成本的“大头”是房租,而随着杭州房价的上涨,房租也在节节攀升,店面房更是稀缺资源。“有些地段的房租不是上涨几成,而是‘翻跟斗’。”11岁的文史书店原本在文三路上,2006年,房东一下子就要将店面租金从10万元涨到25万元,王海松只得走为上计,将书店搬到杭大路原三联书店的旧址。“这里房租也是25万元,但是面积比文三路上要大得多。”但是,这个价格在一年半后也要到期了。
无独有偶,去年,枫林晚书店也从文三路东段搬迁到了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的后门处。“房东自己要用房子,我只好搬走了。”枫林晚的朱升华经理说,“现在的店面虽然房租减了一半,但是面积也小了很多。”而新分店“书立方”虽然租金不贵,面积很大,但在偏远的文一西路,所以人气不旺。
晓风书屋在热闹的体育场路上。“去年,光房租就要40多万元,每年还以二成左右的幅度上涨。”姜爱平说。
在线阅读、网络购书对书店的冲击很大
而网络阅读和网上购书的兴起,对民营书店的冲击力更大。特别对于杭州这样一个中型城市来说,城市半径小,送书上门很方便。
枫林晚的朱经理曾经对会员做过针对性调查,发现会员在枫林晚的购买量逐年下降,到现在已经下降30%了。“跟他们交谈后发现,网络阅读占据了他们的时间,网上购书占据了他们的部分资金。”朱升华说。
专业作家傅先生是一个书迷,但近来到文史书店来得越来越少了。“他说,网上啥书都有,折扣又低,点点鼠标,送货上门,何乐而不为?”王海松经理说。而且,有效的客流量也减少了。“有部分读者先到书店看好样书,再到网上购买,一举两得。”
摄影 林云龙 尹炳炎
新华书店的强势崛起将民营书店逼入角落
在杭州,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之间的竞争特别激烈。浙江省新华书店成立了集团有限公司后,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书业的标杆。“去年,我们的图书销售额60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创利2亿元,居全国第一位。”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潘明清说。
新华书店在杭城已经有了4个大卖场,还将加上外文书店和文化广场书店两个,边远的九堡、下沙也杀进去了,其“势力”已经遍布杭城,成为全国图书大卖场密度最大的城市。
与民营书店相比,新华书店当然有场地、税收、教材销售等方面的优势。“浙江省的新华书店最先进行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对图书零售也抓得很紧。”王海松说。随着年底新的物流中心的建成,省新华书店集团的图书品种将由30万种扩展到50万种,这对民营书店形成的压力无疑就更大了。
市场自然有其规律和生存法则。但是,杭派小书店精致而有自己独特的品位,不仅是杭州的文化景观,也已经成为杭州读书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如果哪天小书店突然消失了的话,会有人觉得是一种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