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新亮灯规划今起在红楼公示,欢迎市民建言献策
核心提示
浙江在线03月17日讯
也许你并不知道,整个西湖景区有3万余盏灯“伺候”着西湖,在这些星星点点的掩映下,夜西湖变得更神秘而秀丽。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有时候点缀夜西湖的那一盏盏景观灯却给人们留下了不少遗憾——夜逛苏堤,绿莹莹的灯光却感觉不好;南山路车来车往多少热闹繁华,可是柳浪闻莺公园一片漆黑,让人不敢深入;一到了晚上,宝石山灯光璀璨,却惊得鸟儿也不敢归巢……
这也就是为什么杭州要请专家为西湖的亮灯专门做一份方案:通过光线的强弱,光色的变化,照射的方式,让本就秀美的西湖亮起来,美起来,动起来,丰富起来,让西湖留住更多南来北往的客人。
今天起,《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环湖景区照明规划与设计》在红楼公示,这份方案对环湖一带现有的照明体系进行了优化完善。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夜西湖的几处景点,并采访了杭州市亮灯办相关负责人,看看专家的解读,有建议也请你赶快提,因为今年国庆前,焕然一新的西湖夜景就要和我们见面了。
六大问题困扰景区照明
翻开厚厚的《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环湖景区照明规划与设计》,专家调查认为,目前西湖景区照明被六大突出问题所困扰——
缺少功能照明,安全性不够。比如柳浪闻莺。
功能照明灯具光效低,照度不足。杭州市亮灯办副主任韩明清提到了北山路、白堤等两侧的路灯。“一半以上的光都逸散到空中去了,不仅地面照明不够,也会影响夜空的纯净度。”
植物照明方式不合理,部分能耗较高,且容易引起严重的眩光及光污染。像湖滨路上一棵树用了4套照明设备,像宝石山上大功率的投光灯等。
光色选用不当,视看效果欠佳。比如苏堤。
建筑投光的照明器具技术含量不高,安装不合理,表现效果一般。这体现在一些细节上,比如屋檐亭廊的投光灯,建筑勾边的灯具朝向等等。
照明层次不清晰,夜景观大效果不突出,总体能耗不低。比如西湖东面城市天际线。
市民声音
湖滨路:
一棵树四套照明设备
在一公园附近的湖边,每隔三十米就会有一棵直径一米左右的大樟树,每一棵樟树的树干上都缠绕着一根拇指般粗细的黑色电缆,顺着电缆延伸的方向往上看,一只只正方形的探照灯高高挂起。
这些树上少则两三个,多则四五个,它们都是以灯头朝天的姿势被安装在樟树的主干上,是用于夜间绿化照明的景观灯。从宁波来杭州出差的马先生正和几位同事坐在树下的条凳上欣赏湖景,当他看见身边的大树上绑着4只大型探照灯时不住地摇着头说,在树上装这么多灯实在难看,特别是在白天,游人看见树上吊着这么多灯真有点煞风景。
苏堤:
绿莹莹的堤感觉不好
在堤岸柏油路的两旁,每隔十五米左右就有一只路灯,光线比较柔和,亮度也挺合适。然而依然是道路两旁绿化带上的景观灯,居然让人感觉不舒服。“整条堤看上去整个都绿莹莹的,晚上在这闲逛总是感觉怪怪的。如果能把它的灯光照明换个颜色就好了。”正在苏堤上跑步的张大伯说。
柳浪闻莺:
光线幽暗颇受情侣喜欢
和湖滨以及苏堤的灯火通明相比,柳浪闻莺的光线只能够用幽暗来形容。整个公园给人一种黑漆漆的感觉。一位公园的保安说,柳浪闻莺向来都是情侣们谈情说爱的最佳去处,尤其是夏天的夜晚,许多情侣都会把这里当成他们谈情说爱的好地方,而且越是黑的角落就越受情侣们的欢迎,“所以还真不知道应不应该把路灯调得亮堂一些。”他打趣着说。
宝石山:
满山“星星”可以柔和些
宝石山的景观灯确实很亮,亮到站在老远的湖滨就能看到,亮到曾经一度引起争议是否会影响到鸟儿正常的作息,破坏生态。
正是在这种景致下,在山下和妻子一起散步的陈宏伟倒是觉得,如果考虑到生态因素,灯的亮度可以适当减弱些。
湖东城市天际线:
缺乏景观的层次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城市的天际线也成为了一道景致。
走在西湖边,往往会不由自主的朝城市里看,尤其到了晚上,城市的面貌在夜色的映衬下,让人瞧得分外真切。
这时,灯光成了主角。遥遥看去,感觉在环城北路至解放路这一段,建筑物特别亮些,这里商业、餐饮、写字楼集中。有些建筑本身造型美观,在灯光的装饰下,无论是墙体或是尖尖的楼顶,都俨然是一种景观。然而可惜的是,一些形态并不是太好的建筑也没有区别的被打上了灯光,影响了整体的和谐。
新闻纵深
给西湖一层生态光
无论是像苏堤那样光色不合理,还是像柳浪闻莺那样亮灯不够,或者像北山路那样照射方式不科学,这些种种问题都是此次规划所要解决的。当然每种问题都会有各自不同的对策,但在同济大学专家的方案中“生态”一词贯穿始终。“我们想通过不同一般的照明设计,给西湖营造一层生态型的光环境。”韩明清说,一方面考虑到视觉效果,满足各时段及节庆的多级景观照明;另一方面通过绿色光源与灯具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创新型灯具技术来达到高效节能的要求,避免光污染。
卵石地面点状灯模仿落叶
拿黑魆魆的柳浪闻莺来说,由于目前除柳浪闻莺牌楼、轴线绿化及部分步道灯外,其余均无照明。所以其当务之急就是让公园亮起来,照明从柳浪闻莺公园的入口广场开始做起,主要突出进深感,让游人随着灯光指引漫步公园。
能耗高的要节能
与之相反,南山路、湖滨路等路段聚集了大量的高层建筑,景观照明能耗很高。如上所说部分绿化照明单棵树木使用了过多套数的投光灯具,不仅耗能高,而且光色过多过于凌乱。就这些问题就得做四方面的改进——首先考虑的是行车安全问题,机动车道的均匀度要提高,所以灯具上的反射器要调整,配光也要改善,一些树枝也需修剪,然后两侧的步道灯也将设置灯具反射器来“截”光,防止散向天空的光污染,“根据每天日出日落的情况,考虑采用微电脑智能控制器。”
季节不同灯光不同
更为细致的是,西湖有近三个月的雨季,也有多个旅游旺季,为了生态环保,西湖的照明在一天的每个时段以及一年的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控制模式。从时段上来说,从晚上六点至十一点为游人活动比较频繁的时段,其间区分整点和非整点,整点时照明等级提高,并持续十分钟,以示报时,入夜之后,启动调光系统,进入节电模式。就拿南山路上的雷峰塔来说,在平时的节电模式时,塔刹照明是用暖黄色投光,屋面照明用的是中性白色投光,而檐部斗拱、塔身墙面、塔基等都不用灯照,而在节庆模式的时候,比如春节、国庆、西博会期间,塔刹照明改成了红色投光,檐部斗拱和塔身墙面也都打上红色投光,与屋面的中性白色投光相呼应,塔基则采用暖黄色投光。
部门访谈
夜晚到西湖来看灯
“你有没有发现,一到晚上除了出来散步,很少有人专门出来看西湖亮灯?”韩明清一句反问引人深思。
说起来,杭州的亮灯工程在全国来说起步算比较早的。“从1990年柳浪闻莺喷泉亮灯开始。”韩明清回忆着,不过真正系统的亮灯工程还是要从2002年,杭州推开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之后。2003年,杭州曾为西湖核心景区的亮灯做过一次系统的规划,当时请的也是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郝洛西教授做的方案,所以此次对西湖亮灯的优化完善对郝教授来说也算是轻车熟路。
“西湖本身风景无限,但是我们的目的是要让游客专程出来看灯而不是单纯看湖,就像专程去灵隐烧香、去灵峰探梅、去西溪赏柿树一样。我们是想用灯光包装西湖,把它打造成一个旅游产品,让更多来杭州玩的游客留下来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