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岭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建设高歌猛进,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然而,道路建设却始终无法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各地商贾的云集,外来人口的拥入,私家车拥有量的迅速递增,给城市交通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如何破解温岭市的交通困局,如何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网络,成为需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瓶颈之一:私家车剧增 交通事故频发
近年来,温岭市各类机动车数量增长强劲,尤其是近5年来平均每年增幅达万辆以上,仅去年就增加了12000辆。截至2007年底,该市各类机动车辆(不包括摩托车)已突破8万辆,平均20户拥有一辆汽车。在温岭的主城区,放眼眺望,满街是车,不仅通行困难,停车更困难。尤其在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和节假日,大街小巷人来车往拥挤不堪。车辆拥堵,不仅使道路通行能力大大减弱,而且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2007年,温岭市发生大大小小各类交通事故2万多起,死亡149人、伤1452人、直接经济损失850多万元。瓶颈之二:现有公交满足不了市民需求
温岭市自1996年公交开通以来,经过10多年的发展,至今已有公交线路9条,公交车123辆,通车里程120多公里,日发班次2300多辆次,平均密度5分钟一班。但是,随着城市的日益繁荣,城乡结构的调整变化,目前的公交班线已无法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多条运营班线存在候车时间长、运营时间短,班次不准点、道路通行不畅等问题。
按有关政策规定,老年人、残废军人、部分学生等可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乘车服务。据统计,温岭老年人已超过16万,其中发放给60岁至70岁老人半价乘车的老年优惠乘车卡(绿卡)9万多张,发放给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的老年优惠乘车卡(红卡)7万多张。这些优惠费用累计一年可达230万元,可政府的补贴杯水车薪,运营企业难以承受这一高额的福利性乘车压力,往往对该项优惠政策落实积极性不高,拒载老人,不给优惠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公交企业的整体形象。
要突破瓶颈,解决矛盾,最根本而有效的方法就是优先发展公交事业,实行城乡一体化运营。方法之一:注重场站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
加快发展公交网络,必须要建好站场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解决好有车无站场、站场不成网,以及公交发车、停车、候车、换乘等功能缺乏问题。站场建设首要的难题是土地问题,在土地资源紧张状况下,要做好站场建设规划,坚持科学规划,资源共享原则,合理、科学、经济、有效地设置站场;站场建设资金问题,可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吸纳民资、商业贷款、股份集资等多种办法,来解决政府资金不足问题。方法之二:确立公交优先理念 理顺公交管理体制
公共交通是政府的一项“惠民工程”,承担着众多市民的交通重任,社会各界希望公交一路顺畅,让市民多多受益。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出台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2006年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确定了发展公共交通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定位,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扶持,必须确立“公交优先”的理念。
政府对公交企业的财政扶持,不应仅仅局限于政策性,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留出相应的公益资金,解决公交在运力调整、车辆更新、站场设置、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对于公交骨干企业、考核达标的公益性运营企业,应该实施规费优惠等政策。政府要加大对公交优先的扶持力度,保障公交运营能力能适应市民乘坐的需求。要理顺公交管理体制,实行城市公交一体化。可借鉴我省萧山、绍兴等地的成功经验,城市公交不搞单车经营或承包经营,必须走公司化、集约化经营之路。职能部门要引导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鼓励兼并、联合或通过对车辆价值的测算评估、收购等形式,把公交企业做强做大。方法之三:强化安全教育 保障出行和谐
公交企业司乘人员是车辆的操纵者和服务者,对行车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强化对驾驶员安全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行业管理部门要重视公交企业的指导与监督,帮助公交企业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管理措施,特别是要完善用人机制,加强司乘人员的培训考核,严格准入机制。公交司乘人员须由公交企业统一聘用,保持司乘人员的相对稳定,扭转当前公交司乘队伍频繁流动局面,保持一线人员的稳定,提高企业整体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可通过行业协会,设定公交企业司乘人员工资福利标准。通过行业稽查、协会自律、企业自纠等方面的多管齐下,促进公交企业经营朝健康、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