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市镇,基础设施必须先行,说白了,得投入大钱。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如果我们还囿于有一分钱干一分事的思维定式,新市镇建设注定是缓慢的。
新市镇建设需要大财力,但这大财力从何处来,这成为我市很多镇“当家人”最为关注的问题。而记者在浦东、绍兴等地采访时发现,新市镇建设中有不少项目可进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以此节约公共资金投入,引导和集聚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开发。但如何真正创新新市镇投融资机制,切实打破资金瓶颈?毋庸讳言,我们还有太多的困惑和不解。
而浦东、绍兴等地积极构建投融资平台的探索,无疑能为我们解疑释惑。
国字号投资公司实践
一段时间以来,我市各镇成立了相应的小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但规模普遍较小,难以吸引大规模的长期信贷、社会资金与其合作。于“大融资、融大资”的新市镇建设而言,这些小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更是“力不从心”。
“小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那是集体性质的,集体性质也只能是集体信用,怎能融来大资。”浦东新区唐镇新市镇开发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唐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皆明可谓一语中的。
做过多年镇长的周皆明,现在给自己一个诙谐的定位——政府性质的开发商,而由其领衔的唐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更是“货真价实”的国字号投资公司,由浦东新区国资办领导。
在周皆明眼里,国字号投资公司介入新市镇建设最为直接的好处就是国有信用。而正因为这种实践,唐镇以此吸引了大规模的长期信贷以及民营资本,资金由此源源涌进。国字号投资公司的实践,目前正在浦东新区全面推开。
与上海的探索几乎是异曲同工,绍兴上虞市大胆采用了国字号投资公司参与中心镇建设的模式,目前运作良好。
从2006年起,上虞市政府加大了对中心镇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当年,他们在四个中心镇建立国有独资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有限公司,由市财政投入注册资金各500万元,作为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启动资金,并在2007年至2010年四年内,安排中心镇基本建设项目以奖代补财政资金8000万元,对中心镇规划区范围内涉及功能完善、产业发展的交通、城建、旅游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到位资金的30%给予补助,并按各中心镇每月实际支付的工程财务数,于次月后15天内,按规定比例由市财政拨款到位。
同时,该市财政还对中心镇实行融资贴息,根据中心镇投融资余额,按一年期贷款基准利息给予补贴,确保投融资公司平稳运转。
国字号投资公司全面介入新市镇建设,似乎正成为一种方向。
公共财政的“倍增效应”
一面是集体性质的集体信用“尴尬”;另一面,则有并不通畅的财政投入机制,严重制约着嘉兴新市镇建设投融资平台的构建。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坦言,目前,我市各级财政也有相当数量的财政资金,通过各种渠道用于新市镇建设,但这些资金却处于分散隔离状态,并不能发挥资金规模效应,也不易实现与社会资金的融合。
如何将这些财政资源集合到一块,进行公司化运作,嘉兴亟待破题。
而从浦东、绍兴国字号投资公司的实践,不难看出,他们其实正改变了一种财政投入机制——“改拨为投”,通过集合财政资源,引导、融通带动信贷、社会资金投入,放大资金规模效应。
同样,远在西南地区的成都,也正在积极探索放大公共财政资金的规模效应。
据了解,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验区,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专门成立了成都市小城镇投资有限公司(国有独资),该公司注册资本金1亿元,从2007年起财政安排小城镇发展资金4亿元,每年增幅不低于10%,计划通过3至5年时间,将政府投入的资金放大到约150亿元。
在运作模式上,成都市小城镇投资有限公司承担投资人的角色,各个县(市、区)相应的机构是项目业主,负责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一种投入——回收——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
“集中投入的背后,其实是强化了公共财政资金的杠杆功能。”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感慨道,浦东、绍兴等地的实践表明,以公共财政资金为支点,撬动社会资金,整合政府资金,最终放大了公共财政资金的规模效应。这不失为构建嘉兴新市镇建设投融资平台的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