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0日讯
昨天本报A5版刊登《头碰头,笑出一脸褶子乔司572对夫妇拍金婚照》后,数十位读者拨进本报热线96068,问了同一个问题:“乔司金婚夫妇为啥那么多?”
昨天,记者再次来到乔司,走进了几对金婚老人的生活,听他们透露金婚秘诀。
富裕条件、便利医疗……幸福的原因有很多,乔司镇老龄委主任陆洪兴笑眯眯地说,其中最要紧是民风淳朴,人心向善:“572对金婚老人,90%以上都有孝顺的儿女。”
卖菜辛苦钱全给老人治了病
胸前戴上大红绸花,“喀嚓——”乔司镇葛家车村村民朱水娥的半身照上了村务公开栏。作为乔司镇12位“敬老好儿女”之一,去年重阳节镇文艺演出上,朱水娥的大头照、姓名和简介还成了舞台的背景墙。
朱水娥的婆婆陈凤珠和公公周阿军结婚56年,村里人形容他们:“很恩爱呢!”
74岁的陈凤珠说:“我媳妇特别勤快,对我们很好。只是我担心她会不会太辛苦,太累了。”
昨天下午5时,记者找朱水娥,却只遇到她丈夫周德友:“我老婆一般凌晨3时出门卖菜,晚上7时回家。”
53岁的朱水娥在地里种了些芹菜、青菜,另外再批发些蔬菜,天天在菜场摆摊,一年能赚上两万多元钱。前年,79岁的公公得了慢性咽炎,陪着他辗转浙医一院、邵逸夫医院等五六家医院,前后一两年,花了两万元钱,朱水娥眼睛都没眨一下。
“有病总要治的。我们小时侯父母也这样待我们的呀。”夫妻俩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意见一致。
三代同住最好的房间留给老人
新房子造好,儿女搬进去,父母仍旧住旧楼,两代人分灶吃饭,这样的情况在农村比较普遍。可是在乔司,村里人都说:“这样的人么,村里的唾沫星子要淹掉他的。”
朝阳村赵康明做羊毛生意,一年收入五六万元,2006年,造起了4层新楼,金婚父母陈仁宝和赵凤仙住二楼,房间朝南,装修一新,卧室里的卫生间干净明亮。加上新婚的孙儿,三代人其乐融融。
77岁的陈仁宝在地里割京葱,64岁的老伴帮着捆草绳。“明天一早,老头子踩上三轮车,去九堡菜场卖掉,”赵凤仙说,一年下来,菜地能有两三千元收入,加上区里村里每月给老人的100多元补贴,“零花花足够了,儿子孙子给我零花钱,我都推掉。他们就买点烟酒来,老头子也蛮高兴的。”
好儿女好心态乔司老夫妻的金婚秘诀
“做夫妻,要平等、谦让,”乔司镇朝阳村86岁的金婚老人冯吉根说:“男人家心胸宽些,心态好些,让让小妹妹,多好。”
乔司镇总户数一共10578户,金婚夫妇占到5.4%,这个数据是乔司镇今年2月首次统计出来,因为杭州市、浙江省没有相应数据,无法作出对比。但是乔司镇60周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16.8%,比杭州14.5%高了两个多百分点。乔司镇老龄委主任陆洪兴说:“我们镇还有两位百岁老人,全区共有12位。”
“乔司人民富,老板多。乔司10个老板里头,5个是做服装的,”陆洪兴说,“乔司工业以服装加工业为主,基本没有钢铁厂、化工厂、印染厂、水泥厂等污染企业,空气质量不错。”
“村口卫生所联网大医院、家境小康、春节重阳有镇里送的红包大礼包、邻居们还较着劲评‘好儿女好公婆’……老夫妻心里开心,当然又长寿又和谐啦。”乔司镇老龄委秘书长王明忠的语气里透着股子自豪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