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0日讯
“我已经在这上了5天课,感觉很舒服,很舒畅。”昨天,在杭州市首次举办的精神康复技能培训师的培训课上,记者见到了落落大方的小安(化名)。
20多岁的小安,因为双向情感障碍,曾三次住院治疗。这一次,他是在培训课上,接受一项叫“社会独立生活技能训练程式”的治疗,他当起了“医生”而家访医生成了“病人”。通过训练,使他在出院后能获得缓解压力所具备的技能。
杭州市七医院防治科负责人宋海东告诉记者,这是杭州首次大规模对精神病防治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今后这套训练程式将在各城区全面推广。
“角色换位”他学得很轻松
在专家指导下,课堂上小安和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孩扮起了医生,而街道里的家访医生则成了一名康复患者。
据介绍,这种由医生和精神病康复患者“互换角色”的训练方式,不仅让康复对象更容易接受,而且通过不断复述的方式,能帮助其加深印象。
“现在,我感觉儿子进步很大,已经逐渐从原来的阴影里出来了。”昨天,小安的爸爸倪先生一直在台下注视着儿子。
1997年9月,小安刚上初三,不知怎么人就变得很懒散。他跟奶奶说,自己注意力难以集中,没办法做作业。小安时而闷闷不乐,又突然兴奋得大喊大叫。直到家人无法控制他的情绪,最终才送到市七医院,确诊为“躁狂—抑郁”双向情感障碍。
和许多精神病患者家属不同,倪先生并没有把儿子藏着捂着,而是带着他积极地救治,每天小安都去社区工疗站学习,而且定期去浙图看书。
小安说,这几天的培训,让他学到了很多:比如,怎么样感知发病征兆,及时求医以及遇到生人如何开口,遇到冲突应该怎样处理等等。
呼唤组建专业的精神康复师队伍
来自北京安定医院的精神病学专家翁永振教授,在现场给大家进行了指导。
“我做过一个调查,将108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患者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进行专业训练。一年之后,没有受过训练的一组,精神病复发率高达55%,而受训过的一组,复发率仅为12%。”翁教授说,目前,这套“社会独立生活技能训练程式”,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过试验性的训练,效果很明显。
此次培训的主要对象,不少是杭州街道(乡镇)的家访医生和工疗站医生。记者看到,其中很多都是五六十岁的退休反聘人员。
“从全市总体来看,一是家访医生人手太少,往往一个人要兼顾社区里两三百个精神病人,二是专业技能不够,无法对病人进行规范系统的康复。另外一方面,这些家访医生都是社区自己聘请的,总体待遇不高,因此难以留住年轻人,人员流动性很大。”宋海东说,很大一部分精神病患者经过规范治疗,是可以回归社会与大家友好相处的,街道、社区里的家访医生在精神病人的社会康复等环节,其实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精神康复师队伍迫在眉睫。
“目前,杭州在册精神病人有近4万人,占杭州市区总人口的6.29%,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他强调,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医疗和服务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他们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