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深圳、河南等地赶来的学生聚在范奶奶身边。 武艳丽 摄
浙江在线03月21日讯
3月21日,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但是这一天对杭州施家花园社区居民范瑞娟来说,却是每一年中最让她牵挂和开心的时候。这16年来,每年的这天,她以前的聋哑学生们总是会相约来到跟前。昨天,又有20多位聋人学生来到了范奶奶身边。他们中年纪最大的已经87岁了。
今年,因为各种原因,这个特殊的相聚日子被提前了一天。
学生们有的提早一天从深圳、南京、河南赶到杭州。范奶奶今年94岁了,尽管因为年迈行动不便,可是在学生们簇拥下的老人很快乐很满足。
随着老人动情地述说,一段尘封的历史慢慢揭开面纱。这是一份长达半个世纪的师生情,更是一个学生们承诺了一辈子的感恩行动。
1931年的3月21日,范瑞娟的丈夫龚宝荣(也是一位聋人)创办了杭州吴山聋人学校(现杭州聋人学校前身)。尽管丈夫在1973年就去世了,可曾经的聋人学生们却始终惦念着师母,每年都不忘在校庆日回到老师身边。
龚宝荣年轻时在上海经营着一间画廊。身为聋人的他,深深感受到聋人求学的困难。于是,他毅然变卖家产,筹集办学基金,创办了杭州市私立聋哑学校(后改名杭州市私立吴山聋哑学校),并长期担任校长。这也是第一所中国聋人创办的聋校。
“如果没有龚老师,我们可能根本上不了学,没有文化,找不到工作,人生的命运可能就此改变。”今年87岁的沈鹏飞是学校创办后第一批入学的学生,老人激动地用手语表达着,“现在我一切都好,有退休金,日子过得很幸福。真的谢谢老师。”沈鹏飞告诉记者,因为学校有很多来自外地的学生,所以他们都是寄宿在学校的,而当时作为学校的老师,师母范瑞娟不仅要教授课业,还要照顾这些八九岁孩子的生活起居。“是老师,更像是妈妈。”沈鹏飞动情地比划着,手势的幅度明显地大了。
在学校创办后不久,抗日战争爆发,龚宝荣和范瑞娟不得不带领师生逃亡,他们辗转在兰溪、淳安一带,一边教育学生课业,一边还得参加劳动种菜种粮食,自给自足。抗日战争胜利后,龚宝荣夫妻俩又与学生一起,在杭城沿街按店募集复校资金,在吴山复校。
“是龚老师给了我们求学的机会,让我们有了一技之长,能自力更生。”这些当年的学生们告诉记者,当时的学校还设立了工读班,专门救济贫寒聋哑青年,教授各种生产技能。课程包括国语、算术、体育、园艺、藤工、木工、印刷、缝刺等等。
“现在龚老师不在了,可我们永远忘不了他。”如今,这些当年的学生里,不少走出了自己的别样人生。他们中,有的成为了画家,有的成了折纸艺术大师,有的成了设计师。可无论相隔多远,每年的这天,他们都要聚在师母的身边,向老人报告自己的境况。
“我们希望师母能长命百岁,永远健康快乐。”昨天的聚会上,学生们用手“舞”出了对老师的深深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