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官人均办案数居全国第一,我不想要这个第一。
浙江法官累,累在案多人少,工作负荷重、考核压力大。
浙江法官苦,苦在浙江是市场经济先发地区,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而法律法规与应对裁判办法相对滞后。
浙江法官难,难在涉法上诉上访多,法官要花大量时间处理案外案。
浙江不少法官需要看心理医生。
但是,法官工作再累、再苦、再难,也阻挡不了内心深处生发的职业成就感、职业荣誉感,而这正是法官职业快乐的源泉。
———齐奇语
浙江在线03月21日讯
“由于‘案多人少’,浙江省法官平均两天就要审一起案件。这一状况已给法院工作带来诸多尴尬。”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今天向记者透露。
齐奇列举了一组数据:十年来,浙江法院受理的案件数翻了一倍,但法官人数多年来基本上维持不变,最近才突破一万人。去年,浙江法院受理案件数仅次于山东、广东和江苏,居全国第四。而法官人均办案数,却居全国各省市第一。
虽然“两天审一案”,但据了解,浙江法院的办案质量仍居全国先进水平,去年改判发回案数低于全国平均数9个百分点。齐奇说,“这得益于浙江法官的高素质和高水平。”
“说实话,我真的不想要这个全国第一。”齐奇说,“案多人少”已使浙江法官整天处于连轴转状态,造成尴尬不断。
某基层法院一位法官上午要开三个庭:开第一个庭时,由于惦记后面还有两个庭等着,审理节奏快了点,律师与当事人便有意见,说你法官不让我把话说完。开第二个庭时,法官一进门,当事人就有意见,说你法官拖延时间,怎么现在才来?开第三个庭时,当事人吵吵闹闹、要死要活的,法官气不打一处来,说话声音大了点,结果当事人立马跑到纪检部门反映法官审判作风有问题。
“一个称职的法官,必定会注意审判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结合,做到化解矛盾、案结事了。但疏导双方当事人是需要时间的。”齐奇连用三个“严重”来归纳“案多人少”的尴尬———严重影响审判质量的提高,严重影响社会矛盾的化解,严重影响审判作风的改进。
“当事人有意见,法官压力也很大。”齐奇透露,近年来的体检结果表明,浙江法官身体每况愈下,不少法官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法官本应是高明的心理工作者,而现在浙江不少法官自己也要看心理医生。作为上任不久的省高院院长,齐奇感叹:浙江法官累,累在案多人少,工作负荷重、考核压力大;浙江法官苦,苦在浙江是市场经济先发地区,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而法律法规与应对裁判办法相对滞后;浙江法官难,难在涉法上诉上访多,法官要花大量时间处理案外案。
如何缓解“案多人少”矛盾,早日走出尴尬局面呢?
齐奇建议变革法官编制办法,向浙江等东部地区倾斜政策。国家现行法官编制办法是参照人口、土地等因素定编制。而浙江省的实际情况是外来人口达三千多万人,民事刑事案件每年连续增长,编制不足,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建议国家制定法官编制时,对东部特别是浙江这样经济发达地区不搞一刀切,应改为参照办案数量定编制。
“要增强法官的职业荣誉感。”齐奇说,各级法院领导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关心法官的身心健康,为公正司法创造良好条件。法官群体也要增强自身的职业荣誉感。“法官是一个受人尊崇的职业,当通过我们的审判为民除害、伸张正义,明辨是非、彰显公平,化干戈为玉帛,使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的时候,法官工作再累、再苦、再难,也阻挡不了内心深处生发的职业成就感、职业荣誉感。这正是法官职业快乐的源泉。”齐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