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3月21日讯 人可一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兴水之利,治水之患,始终是治水者的使命所在。近年来,我省着力兴修水利,改善民生,“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千库保安”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饮水安全:甘泉叮咚润万家
捧着从龙头中流出的涓涓清流,浦江县黄宅镇甄村农民张林凤说,感谢“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给我们送来了“救命水”!过去,村民们长期饮用矿物质含量超标的井水,不少人患上了结石病。去年10月,县自来水厂的管道通到了村里,甄村400多名农民兄弟和城里人一样,用上了自来水。
“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是我省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而进行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通过5年的努力,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完成投入60.5亿元,新增农村供水规模215万吨/日,受益行政村9213个,总受益人口833万人,全省农村安全饮用水覆盖率提高到86%。从今年起,我省将力争用二年时间,再解决500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目标。
水利专家说,“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实施,为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饮用水工程建成以后,改善了农民饮用水水质和卫生条件,大大降低了地氟病、霍乱、副伤寒等介水疾病发生率;农村干旱饮水困难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许多农户因为解决了饮用水问题,发展起了养殖业、种植业,办起了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拓宽了致富门路。同时,饮用水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村改灶、改厨、改厕,一些地方结束了到处挖井取水的历史,减少了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的发生。
千库保安:去除“定时炸弹”
“头悬一池水、祸福永相依”的历史在浙江正渐行渐远。在去年的“韦帕”台风中,台州的长潭水库拦蓄全部暴雨洪水1.23亿立方米,为下游87万人口、28万亩农田提供了防洪安全保障。据测算,仅此一座水库,加固后累计防洪效益达30亿元以上。
据介绍,我省水库工程大都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安全隐患较多,而且由于浙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强降雨和强台风频发,水库险情时有发生。老百姓因此将病险水库叫做“定时炸弹”。(下转第三版)
自2003年以来,我省启动实施“千库保安”工程,累计投入32.5亿元,完成了102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超额完成了5年除险加固1000座的目标任务。从今年起,我省将全面实施“强塘固房”工程,花3年时间,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现有险库和重要病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并在5年内完成现有病库的加固。
河道整治:清水更“亲水”
“现在水也清了,鱼虾也回来了,建了凉亭,就像是城里的公园。”吃过晚饭,桐乡市石门镇民丰村的村民们总爱聚集到村旁的小河边。在茅盾的故乡桐乡,经过整治的河道正在成为村庄的一道风景。
水利专家说,与以往的河道整治相比,“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更加强调生态治水——即在发挥河道行洪、航运、灌溉等功能的同时,着力恢复和提高河道生态功能,充分体现生态性、自然性和亲水性。
到去年底,全省已完成清水河道建设13800多公里,完成土石方4.5亿方,绿化河岸225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200亿元。累积落实河道保洁长度为15000多公里。小桥流水,踏埠洗衣,垂柳抚堤……茅盾笔下曾经描述过的江南水乡生活场景,又出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