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3月23日讯 正值春暖花开的农耕忙季,连日来,在“中国五针松第一村”——奉化市溪口镇三十六湾村,农民正忙着购买废弃的泥土,运到村里给苗木、庄稼培土。村里农民说,这一做法已坚持了近20年。
在去该村大岩下苗木基地的路上,笔者目睹,路旁两侧的片片农田、山坡地上,村民们正忙着给苗木、庄稼倒上刚运输过来的表层土。“这些泥土是村里农民自发从18公里外正在开发的工业区里买来的,这些土比较软,建设工地一般用不上,可运到苗木地、庄稼地里就是宝了,可以用来修复耕地。”
据悉,三十六湾村有140户人家,拥有苗木基地3000亩,每年至少有100万株苗木销往全国各地。为保成活率,销出去的苗木根部全得打上泥球,每年至少有1.5万吨泥土“陪嫁”。
“每年流失的泥土不是一个小数字,泥土可是苗木的‘爹娘’,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就用完吧。钞票要赚,但不能吃子孙饭。”村委会主任竺君锵告诉笔者,“早在1989年,村里就提出,要把流失的泥土买回来。现在已经成了村民的共识,钱花在买泥土上,大家一点也不心疼。”
奉化市土地管理部门对这一做法大加赞赏。通过有效补充泥土,不仅可以保持泥土不流失,而且能有效改善土地质量,实现泥土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一做法相当于土地整理和造地,很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