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留给人们最早的记忆,就是 “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声。
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摄于1983年。 楼子荣 摄
▲义乌市场第二代。摄于1985年。
▲义乌市场第三代。摄于1987年。 楼子荣 摄
义乌市场第四代——篁园市场。摄于1994年。 楼子荣 摄
义乌现代化的国际商贸城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商人。摄于2008年。 楼子荣 摄
▲老外们对义乌“世界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爱不释手。 楼子荣 摄
浙江在线03月26日讯
义乌市区矗立着一座手摇拨浪鼓的雕塑——当地百姓都说,它透露出的是义乌人敢为人先、创业创新的精神。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统计:假如一个人每天在现在的小商品市场内逛8小时、每个商铺驻足1分钟,逛完整个市场需要整整4个月。从当年的“鸡毛换糖”起家,义乌人用“拨浪鼓”不经意间已经摇出了一个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当年“鸡毛换糖”者龚辉潮:
富了不停步
龚辉潮是义乌老一代商人的代表,当年他就曾远走他乡“鸡毛换糖”。改革开放后,龚辉潮和其他的“小货郎”一起壮着胆子,在廿三里镇摆起了地摊。“当年很多人是瞧不起我们干这行的。”他说。
而后龚辉潮成为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的商户,生活日渐富裕。但富了以后,龚辉潮却并没有止步不前,他把原来的1个摊位扩展到了3个摊位,从原来做各种小百货到专做拉链生意,从单单的批发生意发展到开办工厂。“我们不能老到别人那里进货转手,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企业,否则我们的生意很容易被别人抢走。”
海归新一代刘晓虎:
走老路没有前途
刘晓虎前年从国外留学回来接替了父亲的生意。两年里,他用新的理念改变着自己的公司,年销售收入一举增长了20%。
“父辈更注重做规模,根据客人的需要做产品。我们不能这样,走老路没有前途。”刘晓虎说,他这两年里做的主要事情是在公司成立了“开发部”,十分重视产品研发,希望能主动去引领市场潮流。而且他现在不仅仅做国外市场,也开始涉足内销市场了。
阿富汗商人“金飞”:
这里能圆我的梦
阿富汗商人金飞(中文名)1998年到义乌做生意,现在已经拥有了1家外贸公司和1家餐馆。他说,他是慕名来到义乌,想不到一呆就是10年。
“能留下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服务意识强,对外商照顾很周到。”金飞说,他知道,义乌的历届政府“兴商建市”的战略始终没有变过,所以环境越来越好,人气越来越旺,生意是越来越好做。“经我介绍来义乌的外国人已经超过了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