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泗县作为浙江省人口最少、陆域面积最小的一个海岛县,地处东海渔场的中心地区,是全国10个重点渔业县之一。近年来,该县依托“港、景、渔”等海洋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壮大港口服务、临港工业、渔业及水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一跃成为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地区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前沿阵地,又是全国百强县中的海岛县,中国特色新渔村建设的排头兵。
近几年来,由于捕捞和生态恶化导致,近海水产品资源不断衰退,“渔荣俱荣,渔衰俱衰”现象突出,引起了嵊泗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连续几年实施增殖放流为内容的“养海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发展生态海洋渔业。同时,对传统作业的渔民,实施“转产转业”富民工程,一方面使他们“走出去”,拓展远洋捕捞和养殖的新路子;另一方面加快培训,使他们成为“国际海员”。
最近,嵊泗县委书记刘宏明介绍,“到2010年,嵊泗县将实现把所有的18个渔农村社区全部建设成为小康社区,努力使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走在舟山市前列。”2005年,全县以海水养殖为突破口的海洋渔业得到优化调整发展,实现渔业产值12.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21.4%。尤其是海水养殖面积突破2万亩,产量突破5万吨,产值突破1亿元,产量、产值均比2000年增长了1.9倍,省内贻贝养殖示范基地和高科技深水网箱基地已初步形成。
刘宏明介绍,当前,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开发,已从单一的渔业捕捞传统作业,向传统产业与旅游、新能源和港口、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矿产等新兴产业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自1999年嵊泗县在五龙乡田岙村开始尝试用58条流网作业渔船改为休闲观光渔业以来,以“渔家乐”为载体的海上休闲渔业已得到沪杭宁甬沿海开放城市群游客及国外来宾的青睐,并带动了以旅游业为龙头海岛第三产业的发展。现在,休闲渔业已从五龙田岙“渔家村”,向金鸡山岛、嵊山岛、枸橘岛和黄龙山岛等外海岛屿延伸,从此角度看,嵊泗发展定位从渔岛转向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岛城。尤其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主动接轨上海、加快融入‘长三角’,推进自身发展”及舟山—宁波港口一体化建设,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为嵊泗顺利实现海洋经济强县、海洋生态强县、海洋文化强县和建设“东海明珠·中国第一岛城”目标,提供了政策保障和优良软环境,广大渔村也成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体制和谐”的新渔村。
据嵊泗县委宣传部部长周振海介绍,该县上下正树立岛城新思维,加快发展步伐,营造海洋经济新优势,努力探索适宜自身发展的新路子。“十一五”时期,嵊泗县的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万美元,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00元,年均增长10%;渔农民人均收入11360元,年均增长10%。每年继续举办中国嵊泗贻贝文化节,充分发展资源优势,做强做精水产品加工业,培育一批水产龙头企业,实现若干精深加工技术的突破,尤其是做好养殖出口水产品的精深加工,争取养殖业和水产加工业的双赢。积极发展高效海洋生态渔业,严格实行海洋捕捞“双控”和行业准入制度,培育精干高效的现代化捕捞船队,进一步完善渔业股份制,建立服务渔业的新型管理体制,发展海水养殖,把重点渔区规划成为生态养殖基地和出口贻贝产业化基地,打响贻贝、大黄鱼养殖产品在国内外的品牌,完善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养殖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扶植各类渔农民自办的各类养殖合作社,加强养殖设施建设,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到“十一五”末期的2010年,全县海水养殖面积达到3万亩,产量8万吨,产值2亿元。充分利用和发展嵊泗渔港的国家一级渔港的水产品集散功能,大力发展渔港经济,壮大海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