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8日讯
春日的田野里,和风拂面,草长鸢飞,正是传统的农耕时节。昨天,椒江前所街道东路村粮食生产合作社承包的900多亩农田里,却依然是荒草满目,看不到丝毫春耕备耕的景象。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但我们合作社跟别的农户比起来,一不爱赶早,二不爱育秧苗,三不爱施化肥和农药,种的是地地道道的‘懒汉田’,却依靠科技和集约,去年每亩硬是有300多元的收入。”合作社负责人金喜兰说,同样是承包田,却种出了两片不同天。
东路村紧邻前所街道,四周工厂不少,全村900多口人,大都在周边厂子里打工。由于种田效益比较低,原先村里的200多亩稻田,抛荒严重。3年前,心疼稻田抛荒,村里人自发成立了一个粮食生产合作社,把全村的大多数稻田集中起来,交给少数有经验的合作社社员看管。
“集约不集约,光景全不同。”金喜兰摊开手,细数起集中种田的种种好处:
以前,村民种田,都爱撒把谷子育点秧,不仅费时费力,每亩还要多出150多元的移栽费;如今成立合作社后,社里派人去学来了早稻直播技术,开耕时拖拉机把谷子一撒,200多亩稻田用不了两天就播完。
以前,每当有病虫害时,村里家家户户喷肥打药,忙得人仰马翻。为防止传染,哪一家一不小心遗漏了,隔壁邻家过两天保准还得再补喷一次。如今合作社只要统一喷一两次,每亩还可净节省成本20多元。
以前,一亩田从下种到收割,村民忙翻天不说,动不动就要请个雇工来帮忙。有时一亩田的收入,还不够付人工工资。如今由社里统一进行机械化操作,大多数村民几乎半点泥巴不沾,每亩就可进账数百元。
“由于不用家家动员,户户出门种田,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村民爱上了种这种‘懒汉田。”金喜兰说,眼下,邻村要求加入合作社的承包户已有700多人,整个合作社的种植面积已逾9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