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顾先生有个习惯,每周都要和朋友们在自助茶楼里聚会,“主要是看中在这类茶馆比较方便,喝茶吃饭全带过。”上周,顾先生和他的朋友在定海某茶楼自助用餐后,决定再去大厅里取一些鱿鱼丝作喝茶时的小食,可是找来找去没找到,无奈只得取了一些外形上类似于鱿鱼丝的笋丝返回座位。“这是怎么啦,价格贵了,自助食品的种类却更少了。”一些食客对此难以理解。
据了解,近些年,自助茶楼的最低消费价一涨再涨,今年3月,太湖茶楼、清藤语茶、和熹茶楼、钱塘茶人等我市一些茶楼又纷纷提价,从原先的45元涨到50元。
成本上涨我们不得不涨
“以前有过的一些零食都找不到了。”市民赵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感叹。像小核桃之类的坚果,现在很难在自助茶楼里觅得踪影,而最低消费价则涨了不少。究其原因,一些业主如此回答——
“光一个色拉油就贵了很多,原来3元多一斤,现在涨到了8元,”钱塘茶人厨房的一位姓张的负责人说,“其他像一些蔬菜、猪肉的菜价也都翻个倍的往上涨,最低消费价不得不涨。”
清藤语茶的老板林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不光是物价,加上员工工资,员工社保这一块,就是很大一块成本。”在物价上涨之前,茶楼的毛利原本在50%~60%之间,扣除员工工资、房租等杂费,净利润基本保持在15%左右。“现在虽然每个人贵了5元,但还是不足以补贴成本,”而成本的上涨,就意味着利润的缩水,“现在利润这块每个月大约减少20%左右。”
市民吴女士和她的同事大约一个月上一次茶馆,聊聊天,说说单位里的烦心事,美其名曰“诉苦大会”。大家都有怨气要发,一边也化愤怒为食量。不光要吃得够本,每次取零食的时候,还会多取一些另外打包。
像吴女士这类的茶客其实也有不少,像这类茶客顺手打包的事件,其实已经成为行业内众所周知的秘密。“估计是这样的茶客多了,茶楼不堪重负,所以连连提价吧,”也有市民这样猜测。
防止打包另有妙招
“如果有茶客有意识地打包,我们是看得出来的,”和熹茶楼一位姓干的主管告诉记者,“比如一次性拿了很多零食进包厢,水盂内却没有果壳。”所以,茶楼也需要在服务上更周到细心,“比如加强各包厢间的巡视,多去包厢问问需要什么,加加水啊什么的。如果正好看到了,也很婉转地向客人提出,一般都能够接受的。”
“在采购时以一些没有独立包装的话梅之类的食品为主,这样也能减少茶客的打包”,某茶馆一位姓李的负责人如是说。
浪费现象最头痛
“不过顺手打包的茶客也只是一小部分人,这些基本不足以计入成本,”林立认为,反倒是茶楼里的浪费现象太过严重,“很多都是吃一半倒一半的。”虽然茶楼在碟盘上动足脑筋,选择尽可能小巧的餐具,“但托盘上一次可以放许多碗碟,有些茶客懒得一次次跑,索性一次取上一大堆,最后吃不完,又全都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