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梅湾街的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汪胡桢的故居被列为嘉兴市文物保护单位7年多了,因后辈居守一直未对外开放,(本报曾于3月18日,3月22日分别作过报道)。连日来,不少市民致电本报对此发表看法。有人认为,名人故居是城市的名片,应尽早对市民开放;也有人认为有后辈居守并不影响对外开放。市区某事业单位的王小姐表示:“有后人居住与对外开放并不矛盾,见多了人去楼空、毫无生气的名人故居后,我们是否也该思考一下,保护市级文保单位难道只有动员搬迁这一种方式?”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梅湾街帆落浜39号的汪胡桢故居,看到小院大门紧闭,门口的墙壁上嵌着嘉兴市人民政府于2001年5月立的“嘉兴市文物保护单位”石碑,而石碑下方挂着一块塑料牌,牌上“内有住户,暂不开放”的字样,十分醒目。因为主人不在家,记者无法入内参观,但从围墙处可以看到,几幢砖木结构的平屋颇有西式风范,小院内草木繁盛,几枝枇杷伸出墙外。
今年近60岁的许先生闲暇时经常在梅湾街走走,昨天他告诉记者:“他们家的房子很漂亮,我小时候经常在旁边玩耍,小朋友们都想进去看看。后来我知道了那是汪胡桢的故居,前几年出版了一本《一代水工汪胡桢》,还仔细看了一遍。我觉得让汪胡桢后人搬出来也不一定好,毕竟有人住显得房子很有生气,但如果能让我们进去看看就更好了。”
对此,资深媒体人士竺士东表示赞同:“保护文保单位与是否有人居住是两个概念,我认为,保护文物在于保护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我们不仅要保护建筑物本身,也要保护传统的生活方式,保留一些生动的历史人文气息。”他认为,汪胡桢是嘉兴的骄傲,应该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关注他。而对名人故居的保护,除了目前较常见的器物展览、图片介绍之外,也可以采取后人居住与部分区域开放相结合的方式。“名人后辈在内居住,这本身就是对故居的一种很好的保护及宣传,是一部生动的活着的人文史。是不是可以请汪胡桢的后人将故居一部分区域开放给市民参观?他们是否愿意向参观者介绍名人轶事?如果愿意,这将是一种更灵活、更生动的保护方式。”他说。
记者随后拨通了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处处长陈建江的电话。“保护市级文保单位不能‘一刀切’。如果汪胡桢的后人愿意将部分区域对外开放,并由他们担任故居讲解员,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保护方式。”陈建江说。但他同时表示,有后辈在内居住这样的情况在我市极为少见。“我市大部分名人故居解放后即属政府直管公房,当时考虑到里面住户混杂,不利于故居保护,所以由政府动员统一搬迁,对故居作全面修缮后面向市民开放,像沈钧儒故居就是这样。而像汪胡桢故居这样,长期只有其后人居住,保护较为完善的,在我市属于极个别。”
对于汪胡桢故居保护您是否也有话要说?保护市级文保单位是“华山一条道”还是“条条通罗马”?如果你有好的意见与建议,请致电党报热线82400000,与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