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2日讯
3月中旬,乐清城区爆发的“垃圾危机”让乐清市民深受其扰,“垃圾危机”更像是公共卫生利益被“挟持”的一个样本。通往垃圾场道路被堵多日,事态的进展陷入“胶着”状态,极有可能导致“垃圾危机”再次卷土重来,而“垃圾危机”同时也在考验政府对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
大量的垃圾不仅爆满了乐清城区和郊区的9个中转站,而且也让乐清城区1200多个垃圾箱全部爆满。
|
|
3月19日上午,乐清市乐成镇,汇丰垃圾中转站的门口垃圾堆得像座小山。
|
“每天都有几百吨的垃圾必须处理,我们现在只能在城郊附近的垃圾场暂时倾倒垃圾,如果通往乐清城区垃圾场的道路继续被堵的话,那么3月中旬发生的‘垃圾危机’就随时有重演的可能。”3月28日,乐清市乐成镇城乡服务站的一位工作人员担忧地说。
3月14日,因乐成镇在蛎灰窑村新建无公害垃圾填埋场征地发生纠纷,导致乐清市城区老的垃圾堆放场道路被蛎灰窑村的村民堵住,垃圾清运车不能通行,致使乐清这个省级卫生城市的垃圾多日无法得到清运,大量的垃圾不仅爆满了乐清城区和郊区的9个中转站,而且也让乐清城区1200多个垃圾箱全部爆满,“垃圾危机”爆发的当天,乐清城区出现了垃圾无人清扫,很多道路垃圾成堆,一向整洁的乐清城区变得脏乱不堪。
市人大代表蔡春潮认为:“乐清垃圾场被堵事件直接影响到乐清城区十多万百姓的生活环境,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应该引起乐清市政府的重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征地引发“垃圾危机”
乐清爆发的“垃圾危机”源于征地纠纷。
记者从官方提供的材料中了解到,2005年9月,乐清市乐成镇中心片区环卫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根据乐清市委“六城联创”的要求,向乐成镇蛎灰窑村征用215亩土地用于新的垃圾无公害填埋场的建设。
当时双方签署的协议规定:一是指挥部要在2008年2月前负责该村10%集体留用地的农转用手续和建设用地指标的落实;二是如果指挥部不能按时兑现承诺,则在2008年3月至2010年8月期间给予被征地村民每年每亩一万元的经济补偿;三是如果2010年12月前仍未落实农转用手续和建设用地指标,蛎灰窑村将收回被征用的土地,征地费归该村所有。
蛎灰窑村一些村民介绍,2008年3月,指挥部负责该村农转用手续和用地指标的期限已到,但因为土地政策调整的原因,当初协议约定的承诺无法兑现。于是,一些利益受损的村民开始采用过激手段,阻挠垃圾填埋场的正常运行。
3月14日上午6时许,负责乐清城区卫生的乐成镇城乡服务站的环卫工人像往常一样将满载的垃圾运往蛎灰窑村老垃圾堆放场处理。在通往垃圾堆放场的途中,上百名蛎灰窑村村民堵在路上,不让垃圾清运车进场。
此后,闻讯赶来的乐成镇领导和乐成镇城乡服务站的负责人赶到现场作说服工作,但情绪激动的村民不听规劝,还在通往垃圾堆放场的唯一道路上搭起帐篷,组织人员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
乐清城区垃圾清运的道路被堵,在此后短短的五六天时间里,城区积压了二千多吨的垃圾,最终爆发了一场罕见的“垃圾危机”。
垃圾堆积卫生恶化
“那几天,我的手机都快给市民打爆了,我们向上级部门反映此事,但问题不可能一两天内得到解决,所以,最初我们城乡服务站只得把垃圾集中起来想办法处理。”回忆那次“垃圾危机”,乐成镇城乡服务站柯站长这样说。
垃圾最初被送到乐清城区和郊区的9个垃圾中转站里集中,但垃圾中转站的容量毕竟有限,随后接踵而至的大量垃圾让垃圾中转站也爆满。
3月17日中午,在乐清市区宋湖路靠近汇丰垃圾中转站一带,几十米长的路上积满了一层厚厚的垃圾,路上污水横流,垃圾散发出阵阵恶臭,过往行人无不掩鼻而过。其中,汇丰垃圾中转站门口的垃圾堆得足有一层楼高。昔日整洁干净的宋湖路俨然成了一个露天垃圾堆放场。然而乐清城区像宋湖路这样直接把垃圾堆放在中转站旁的道路上的现象已非个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堆积情况更加恶化。
3月18日晚9时许,记者在该镇双雁路看到,这条路上所有的垃圾箱已爆满,一些垃圾箱旁边积着一堆堆的垃圾,还未靠近就能闻到一股臭味。在丹霞路一个水果市场旁边,卫生状况更是糟糕,不仅垃圾箱爆满,而且路边每隔几步就能看到成堆的垃圾。一名卖水果的妇女说,由于垃圾没地方运,当天环卫工人都没来清扫道路。记者随后坐上一辆出租车在乐清闹市区转了一圈,发现城区大街上垃圾箱爆满的现象相当普遍。
3月19日上午,爆满的垃圾箱依然不见有人清理。在乐清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南大街上,道路两边随处可见散落的垃圾,一些纸片和塑料袋还随风飘舞。乐清剧院门前还有一大堆垃圾,散发出阵阵恶臭。在宋湖路汇丰垃圾中转站门前,巨大的“露天垃圾场”还是不见丁点清理。一名路人称,乐清不久前刚通过“浙江省卫生城市”复查,城市卫生如果任其恶化下去,哪里还有“卫生城”的样子?
乐清爆发的垃圾事件,因涉及乐清城区10多万人的切身利益,一时间成为当地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那段时间,当地一些网站论坛每天都有很多网民上网发帖议论此事,有的网民还给乐清市长热线打投诉电话。
除了垃圾问题外,另外一个问题也接踵而至。
乐成镇城乡服务站副站长叶贤敏介绍,乐成镇城乡服务站平时的工作不仅负责乐清城区垃圾清运,另外乐清城区80多所公厕平时也由服务站负责清理。
由于公厕的粪便以往也一律送到蛎灰窑村老垃圾场的化粪池里处理,道路被堵后,公厕粪便满溢也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
3月20日,记者和叶贤敏一道去乐清城区一些公厕进行现场调查,不少公厕内臭气熏天,污秽不堪,一些公厕粪水甚至溢到外边的路面上。
叶贤敏说,无奈之下,看哪个公厕满得不行了,就处理一下。
危机考验政府应急能力
在乐清垃圾堆放场被堵的第五天下午,乐成镇政府和蛎灰窑村的百姓们进行谈判,另外还努力联系北白象镇的一处垃圾场,垃圾暂时运往那里处理。当天下午,乐成镇城乡服务站350余名环卫工人全线出动,乐清城区堆放多日的垃圾得到全面清理。
经过环卫工人几天日夜奋战,目前乐清城区街道又恢复昔日整洁的面貌。但是由于关键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仅仅是几天后,垃圾问题又再次摆到了相关部门的案头,原来北白象镇的垃圾场即将告满。
垃圾该运往哪里存放?乐成镇镇政府和乐成镇城乡服务站的相关负责人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去为垃圾寻找新的出路。
3月28日,记者在乐成镇城乡服务站了解到,目前乐清城区每天产生的两三百吨垃圾,大部分运到与城区有40多公里远的大荆镇垃圾场里堆放,城区公厕每天产生的100多吨粪便,则运到已经报废多年的东山垃圾场化粪池处置,由于大荆镇垃圾场地处山上,路途遥远,这给垃圾清运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也不是长久之计。
乐成镇镇政府和蛎灰窑村的谈判为何迟迟不能达成一致?通往乐清城区垃圾堆放场的道路到底何时才能畅通?
3月25日下午,记者为此事专程采访了乐成镇分管城建工作的副镇长郑义。据他透露,政府本想拿出别处的土地来安置村民,但蛎灰窑村村民并不满意,现在村民要求政府出钱买断215亩被征用土地,由于每亩土地要价60万元,215亩就需动用一个多亿的资金进行补偿,这显然就不是镇政府可以拍板做主的事情。
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一向关注突发性公共事件治理工作的温州市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宋乐酥认为,乐清“垃圾危机”是典型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政府过去在处理和解决这类事件上都采用了几乎相似的做法,即在重大危机发生的一段时间内,紧急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力争在短时期内解决危机。这种做法其实并不科学,因为这种危机治理成本是最高的。另一方面突发性公共事件也说明,体制上的缺位往往会导致我们在问题和危机发生的前期缺乏紧急应对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危机解决的时机。
作为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政府只有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截至昨日,乐清城区垃圾场被堵已经持续了18天,这个城市的“垃圾危机”还未彻底解除。昨天下午,记者给叶贤敏打去电话。叶认为,由于乐成镇镇政府和蛎灰窑村村民谈判陷入“胶着”状态,希望这一事件能引起乐清、温州两级政府的重视,不要再让满城垃圾的事件在乐清城区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