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8日讯
1945年10月,当时的中共慈镇县特派员蒋子瑛在江北庄桥大袁陈村开展敌后革命工作时,不幸被敌人发现。最后,他和他的秘书等被敌人活活烧死在一个大院里。
80岁的葛石峰老人向记者展示当年他的战友林舜琴的肖像照片,述说过去的战斗岁月。
多少年来,当研究庄桥革命史的专家在整理这段悲壮的历史时,由于史料的缺乏,只知道这个秘书是个女同志,叫林舜琴。但是,她是一个什么模样的人,她的生平是如何的?这些问题一直悬而未解。
这个悬念在昨天“宁波第14个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周启动仪式暨庄桥革命烈士纪念馆开馆典礼”上,随着一批新发现的庄桥革命史料的公布而被解开。
林舜琴烈士的事迹和相片是她在效实中学上海分校(即储能中学)读书时的同学提供的。照片有两张,一张是她的肖像照,一张是她与储能中学部分同学的合影。照片上的她长着好看的瓜子脸,浓黑的头发细细的眉毛,恬然地看着前方,淡淡地笑着。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得知,林舜琴烈士1926年8月出生,牺牲时年仅19岁。她在抗战爆发宁波沦陷后,来到上海,就读于储能中学。当时,比她年长6岁的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先生是她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1945年7月,她偷偷离家出走,投奔新四军浙东纵队,同年8月担任慈镇特派员蒋子瑛的秘书。
在昨天的仪式上,同时公布了其他新发现的庄桥地区抗日史料,随着这些史料的公布,一大批一直在专家脑袋里打转的历史悬疑终于有了答案。比如,1941年当时的慈东游击队在地下党的指挥下顺利地转移到了镇海江南地区,但是,究竟是怎么转移的,研究这段历史的专家此前一无所知。前阵子,专家偶然发现家住洋墅孙家村的孙毅君老人正是当年转移工作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于是,在她的口述中,那段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惊险大转移渐渐清晰: “部队要转移……只能动用叔父金木伯的寿棺,武器弹药统统放在里面,还找了一个精干的小伙子扮孝子,在经过敌人岗哨时像真的那样哭丧。”
“这些史料的发现,加深了我们对庄桥作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斗争前哨地位的认识,对宁波新四军历史研究具有重大价值。”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负责人如是说。据他介绍,庄桥地处当时的宁波与慈城之间,是甬杭交通的要道,因此在敌后抗日斗争中,斗争非常残酷、牺牲非常巨大。
据悉,这些新发现的史料将永久陈列在位于庄桥思源公园内的庄桥革命烈士纪念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