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有车一族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买车容易养车难,要想停车难上难。”有车是好事,停车却是麻烦事。随着买车家庭的不断增加,市中心繁华路段及部分居民小区的车位紧缺正日益成为一件令都市有车族挠头的顽症。
许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感慨:“进入中心城区,手握方向盘四顾茫然,兜几个圈再回来,好不容易看到有车位,可得眼疾手快赶紧先泊,慢一点就抢不到了。”“为抢停车位与人发生口角伤和气是常有的事,真让人闹心。”“好不容易买了一辆爱车,白天在路上颠簸,晚上回了家,车却常常找不到“窝”。弄得车主天天犯愁,后悔当初没有做好打算,搞得如今措手不及。”
该把车停在哪儿呢?
两年前,市民林女士为了工作方便将自己的电动车换成了小轿车,兴高采烈地带着整个家庭驶进了汽车时代。谁知,这“四轮驱动”的好感觉还没享受多久,麻烦也随之而来了。她家住定海城区,工作单位在临城,每天早晚都要开车与8岁的女儿在两地穿梭。“女儿刚上一年级,接她上学放学是必修课,可学校门前根本没有停车位。去晚了,车子只能停到马路上,有一次还被罚款。”林女士无奈地说。上周日,她带着女儿去市中心逛街,边绕圈子边东张西望看哪里有车位空着,最后在总府路等了十几分钟,总算给爱车找到了立足之地。“我简直得了停车恐惧症,”她说:“只要一坐上车,就会精神高度紧张,还不停地问自己,‘该把车停在哪儿呢?’”
每到晚上,沈家门滨港路上的夜排档大多生意兴隆,食客如潮,其中有很多是慕名而来品尝海鲜的外地游客。但这些夜排档都是个人承包,晚上搭起来白天再拆掉的,根本不存在停车场一说。导致驾车就餐的顾客只好将车停在路边,每逢晚饭时间,停放的车辆一字排开,形如长龙。市民钱先生说:“夏天这里生意好的时候,你就是把滨港路从头开到尾,也不一定找得到一个车位。而且这位置一紧张,大家就着急,一着急就容易出事,常常今天碰了明天磕了。上个月我在这儿吃完饭,就发现车子前右侧被刮了一条痕,应该是前面停的车开走时候蹭到的,你说我找谁赔去?还不是只能自认倒霉。”
都说有车族停车难,其实以自行车代步的市民也不轻松。家住合源新村的吴阿姨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去北门菜场买菜,可几天前,等她拎着买好的菜出来时,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车了。边上一位摆摊的大娘告诉她,刚刚有城管拉走了几辆自行车。吴阿姨说:“现在北门菜场在改造,有一部分原来停车的地方被划出来用来摆摊位了,这原来就不够的停车位现在就更少了,我也是不得已才把车停在了路边,城管为了确保畅通,把可能造成堵塞的车辆拖走这也没什么不对,可我们这没地方停车有谁能来管管?”
停车难,何日不再难?
业内人士指出,解决停车难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向空中发展建立体停车楼,要么向地下发展建地下停车场。一些闹市区和老城区,由于原有的街道布局,老建筑很难实行改建和扩建,建设占地小、容量大的立体停车楼,不失为解决停车难的有效办法。
此外,一些饱受停车之苦的市民对此也有自己的建议。林女士说:“现在舟山一些企事业单位,一到晚上下班以后停车场都空了。我觉得,这些企事业单位在停车场空出来以后可以允许附近居民的私家车停放,这样可以缓解一下一些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杨先生说:“以前在电视里看到国外的一些做法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现在城市的绿化越来越好,绿地面积大有增加,能不能把绿化和停车结合起来?比如在草坪上面再铺一层镂空的钢化玻璃就可以停车了,这样既不影响美观,又增加了停车位,而且绿植对吸收汽车尾气的有害物质也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