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1日讯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昨日公布的数据,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为6.9920元人民币兑1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7.0025下跌105点,人民币正式进入了“6时代”。
自从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已经接近16%。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嘉兴市中心支行外汇管理科科长李梅新表示,人民币升值后,一方面,进口货物变便宜了,这对企业进口原材料、高新技术产品和设备等比较有利,但另一方面,出口货物变贵了,这会影响出口企业的盈利水平。
笔者获悉,由于汇改以后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走势可以预期,我市不少出口企业已经开始或者即将进行调整,以应对人民币升值。
采用欧元报价开发全球市场
虽然昨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但实际上,人民币对欧元等不少货币非但没有升值,反而在贬值,可以说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并没有明显上升。
记者从中国货币网上查到,人民币自汇改以来,对欧元累计已贬值约12.3%,对澳元也累计贬值了5.1%。此外,自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新加坡元等货币,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贬值。因此,当我国的出口企业出口商品到这些国家并以他们的货币进行结算时,反而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事实上,我市确实有企业这样做了。
“按人民币报价,对方可以少付欧元,而按欧元报价,我们就可以多换到人民币。为此,我们采用欧元报价,并把价格稍微下浮一点,双方对此都很满意,这比出口美国时因人民币升值商讨分担汇率损失容易多了。”谈起采用欧元报价一事,海宁某大型出口企业的外贸业务员这样告诉记者。
一个小小的变化造就了双赢的局面,附近的企业纷纷效仿,也开始采用欧元报价。不仅如此,一些企业还对本国货币坚挺的国家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开发。目前,除欧洲外,东南亚、澳大利亚等都成了企业的重点开拓目标。
记者从嘉兴海关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市企业出口总值为30.96亿美元,同比增长32.1%,其中出口欧洲8.7亿美元,增长了41.1%,而出口美国为7.9亿美元,仅增长了19.5%。
产品升级企业转型
“海盐素有‘铁海盐’之称,就是因为紧固件厂家众多。然而,海盐的紧固件主要是产量大,质量优势并不明显。现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后,不少企业生存困难。这也迫使一些实力较强、科研水平较高的企业走上了产品升级的道路。摩根兄弟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海盐县外经贸局外贸科负责人介绍,通过加强研发、产品升级,“摩根兄弟”如今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钢制螺杆生产企业,并拥有了全国最大的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出口额连年递增。
提起人民币升值,人们马上会想到纺织行业。这个行业因为升级困难,往往成为地区转移的代表。在人民币升值吞噬企业利润的情况下,海宁的一些纺织企业开始转型。如已有10多年历史的超达经编投资设立了浙江太阳谷能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进入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同一园区内,还有多家纺织企业联合搞起了热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