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4月9日,“婚前守贞”培训课程在浙江大学食堂门前接受报名。虽然名额仅约140人,但负责报名工作的浙大红十字会学生志愿者表示,活动报名开始当天下午的报名人数已突破100人。培训时间为两天左右。倡导学生在接受培训后作一个决定:保持性禁欲直到结婚。“拒绝婚前性行为”是这次培训的核心,同时强调年轻人应有“责任感”。 (4月11日《今日早报》)
“守贞课”很有必要
婚前性行为危害多多,不仅会造成意外怀孕,损失身心,还有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等性病,铸成终身遗憾。因此,教育学生洁身自好,坚守贞操,拒绝婚前性行为,很有必要。但我觉得,大学才开“守贞课”,这也太晚了。这样的教育应该提前到中学阶段进行。
现在,到了初二、初三,就有学生偷偷谈恋爱了,而高中生,特别是职高学生,谈恋爱的比率就更高。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青春年少,好奇心强,自制力又差,偷尝禁果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学生懂的性伦理及性安全知识却少之又少,根本就不知道婚前性行为的巨大危害,更不谈如何去防范性病,极易“一失身成千古恨”。所以,在这一时期就教育学生守贞自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另外,学生从中学毕业后,只有一部分人会升入高校,如果大学才进行“守贞”培训,那另一部分已走出校门的人从哪儿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呢?
为何要与“贞”字挂钩
“婚前守贞”培训实质是一种“责任教育”,目的在于通过培训教育,让受训大学生懂得“你应该和谁过性生活”、“你是否为了感情过性生活”和“你是否有安全的性生活”,并藉此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和责任感。而一个“贞”字,则容易使人对培训初衷本意产生歧义甚至相反的理解。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食、色、性不可或缺,我们只能倡导文明性行为、安全性行为,而不是禁止。
闻悉“婚前守贞”宣传进校园,省性学会副会长、浙医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许毅对“婚前守贞”中的“贞”的提法保留自己的意见。许毅一语中的:“婚前守贞”教育当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是:强调婚前性行为与艾滋病、性病传播之间的联系,未能明确“婚前性行为”与“性乱”的界限。“据我的了解,大部分发生性行为的大学生都是两情相悦的情侣,而不是频繁更换性伴侣,不能就因此把他们和‘容易传播AIDS’挂钩”。
性教育的“堵”与“疏”
世界上主要有两种性教育宣传模式:“一种重视性道德教育,另一种强调避孕和预防性病艾滋病”。第一种模式注重调动被教育者的道德自律性,这种模式既重视人的生物性,又重视人的社会性”。第二种模式就是通过外在的技术手段,比如避孕套、艾滋病预防等,对可能造成性伤害的孩子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这种模式只看到人的生物属性,而忽略人的社会属性。
美国,70%以上的中学生和几乎100%的大学生都已有两性关系,在性行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推行“安全套”教育是合适的。而中国国民的性开放程度绝对低于西方人,安全套大众化,无形中就会形成性诱惑。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朱琪认为,“凡是不把科学的性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突出避孕套的性教育,都会促使青少年的性行为增多和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