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图为崔祥斌在“雪龙号”上的“家”。 右上图中山站站长邵晖(左二)与亲人团聚。 本报通讯员 唐光峰摄
浙江在线04月16日讯
“雪龙”号回家啦!历经5个月的艰辛,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终于“回家”了。昨天的上海外高桥专用码头上,老远就能瞧见一艘红色大船停靠在那里,船头上两个大大的“雪龙”白字非常醒目。
天上下着小雨,码头的风很大,但这一点都没有影响人们迎接亲人的心情。“我回来啦!”船上的一个队员在人群中找到了熟人,拼命挥动着两只手,不顾一切地喊了起来。这一声喊叫,让很多人的心里头暖暖的,忘却了码头上的寒风与雨水。
当我沿着船梯踏上“雪龙”号时,我激动地握住崔祥斌的手,久久没有松开。
我想吃西红柿
26岁的崔祥斌是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博士,这次科考他作为17名“突击队员”之一,深入到南极冰盖最高区域“冰穹A”进行考察。156天里,他为本报撰写了14篇科考博客,为读者展现了此次南极科考的历程。
每层甲板上都拥上了很多人,除了带鲜花,还带了很多水果。一些队员已经等不及了,拿起苹果就狠狠地咬上一口。
“我也想吃,最想吃西红柿。”崔祥斌说,在船上的日子,很难吃上新鲜蔬菜、水果,吃惯了“罐头菜”,现在很想吃西红柿。我心里有些愧疚,怪自己准备工作没做好,怎么忘了给他带一点水果来呢。
“那你们平时吃什么?”“多靠罐头、真空包装菜度日,有时候也加菜,打牙祭,能吃到新鲜蔬菜。”我还特意体验了一回科考队员的伙食,就是一顿“南极菜”,品种不少,但一尝就知道是“罐头菜”。“每天吃这样的东西,真的不容易啊!”
带回南极冰芯
崔祥斌带我去了他住的地方,只有三四个平米,三个队员一起住。我看了一下,每个房间里都摆放着大包小包。“船13日就已经到了,这两天大家都在收拾行李,等着托运。”
这次去南极,崔祥斌带了一些石头回来,“都打包了,没法拿给你看,我要送给老师同学。”他给自己带的礼物是南极冰山上的冰,“放在冰库里,绝对干净没污染,很珍贵的。”
在崔祥斌房间的隔壁,中国科学院的程晓正在网上订飞往北京的机票。这次是程晓第3次去南极,他的设备样品比崔祥斌多,“好几吨呢,忙着办托运,好早点回家。”
听崔祥斌说,这次他们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带回了一些冰雪样品,记者很想看看这些冰芯长的是啥模样。“都当作了宝贝,用集装箱专柜保存起来了,除非是科研取用,不然就连船长都没权利打开。”
记者粉丝最忙活
在“雪龙”号上奔上奔下最忙碌的,就是我们这些干媒体的。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出发,记者们装了一辆大巴,还不包括那些自己开小车去码头的。
除了上海本地媒体,外地媒体也不少。因为船上有中科大的学生在,安徽电视台的记者驱车5小时赶来采访。
崔祥斌一点都没闲着,除了我跟他唠嗑,他还得接受杭州两家电视台、一家报纸的采访。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他得站在“雪龙”号最高的甲板上,吹着冷风,够辛苦的。
神浩也许是船上最轻松的记者,他是中央电视台负责摄像的,是一名随船记者。“我也去了‘冰穹A’,拍了很多惊险的画面,还有暴风雪,回来了,也该放松放松了。”
-链接
航程最长时间最长
雪龙号是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零下40度低温也不变形的E级钢板制作的船身,让它成为了我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进的船只。
此次“雪龙号”极地考察是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创造了“雪龙号”航程最长、时间最长的记录,四次成功穿越有“魔鬼地带”之称的西风带,总航程28450海里,其中冰区航行800多海里,完成了46项科学考察任务。
这次南极科学考察,是我国历次南极考察活动中任务最重的一次,考察队需要执行多达37项科考项目、10项后勤保障改造项目。而这其中,又有被誉为“五大王牌”的任务,分别是再次登顶南极最高点、树立天文望远镜、第4个极地站的选址、为长城和中山站运送扩建材料和冰芯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