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老先生写得一手好字
浙江在线04月16日讯
他87,她91。这个月的21日,就是两位老人70周年的铂金婚纪念日。
记者来到大关的一个小区登门拜访时,二老恰好午休起床。石凤林老太太一身大红衣裳,面色红润,看起来身子骨硬朗。紧挨着她坐的汪耀庭老先生很清瘦,可精神不错,一口整齐的牙齿中只有几颗是假牙,嗑起瓜子来丝毫不逊于年轻人。
老太太很健谈,口齿清晰,说话间仍带着家乡方言的口音。而老先生只是静静地坐着,偶尔对老伴的说法进行一些补充。
天长地久的爱情故事最能打动人心。共同经历了物资匮乏的年代,挣扎在温饱的边缘,与生活琐事一起走过70年。翻开他们的记忆相册,点滴往事却最好地诠释着爱的真谛。
走下花轿初见丈夫
这一牵手就是一生
两位老人是旧式的婚姻。
1938年,21岁的石凤林在父母之命中嫁给了小自己4岁的汪耀庭。虽然两家是表亲的关系,可出嫁前,她并没有见过新郎。
从娘家所在的安徽霍山县,坐着小花轿到男方家的岳西县,大约有200多里地的山路。以当时的交通条件而言,路实在不好走。因此,出嫁那天石凤林随身只带了一只小皮箱,简单地装着几件衣服和首饰。一天一夜后,她终于到了夫家。
问起初见老伴的感觉时,石凤林老人笑呵呵地说了两个字“很好”。
这一互相看上眼,就是婚后风风雨雨的70年。在此期间,二老没有红过一次脸,没有吵过一次架。二女儿汪红说,这是因为父亲的性子好,从来不会打骂人,甚至连拍桌子都不会,因此“性格直爽的母亲遇到了父亲,有再大的气也都消了”。
分居两地的日子
诗歌为两人传情达意
在当地,汪老先生的家也算是名门大户。婚后没多久,为着心中的理想和信念,他开始出门求学,之后又积极地参了军。
中学8年,大学4年,除了放寒暑假时能回家看看妻儿外,其余的时间都在外地住校;好不容易等到了
1949年大学毕业,他没顾得上与家人团聚,响应号召,进了二野军大,奔赴前线解放西南。
于是,婚后10多年间,做家务、带孩子、红白事,整个家的重担都是石凤林老人一肩挑起。
分居两地,夫妇俩相聚的日子屈指可数。想念妻儿了,汪耀庭老人会往家中写信,报一声平安。文学专业出身的他,有时还会写上几首情意绵绵的情诗以诉衷肠。
石凤林老人虽然识字不多,但大致能看懂丈夫信里的内容。那个时候,这些饱含思念和深情的信,成了她继续生活下去的主要动力之一。
那一段最艰苦的日子
成了二老最深刻的记忆
直到1957年初,条件允许下,石凤林老人带上子女,赶赴北京。终于一家团圆。
一年后,出于组织上支援浙江建设的需要,汪老先生一家正式迁入杭州,在这里度过了第一个春节。这一待就是50年。
说起过往的这段艰苦岁月,一直静静坐在老伴身旁聆听的汪耀庭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每个月只有5毛钱收入,一个女人家还要拖着四五个孩子……”老先生一直觉得过去愧对自己的妻子,说着说着,流下了几滴老泪。
更难能可贵的是,石凤林老人一直觉得自己念书不多,吃了文化少的亏,因此她不惜一切供子女们读书,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尽管有人说女孩子家认得名字就可以了。
坐在一旁的两个女儿异口同声地说,如果没有母亲,就没有他们现在这个家。
直至今日,全家人仍珍藏着在北京时拍摄的一系列照片,尤其是二老年轻时的合影,放大并且用相框裱了起来。照片中的他们,用现在的话可以说是郎才女貌、美女配帅哥。
一起拿着这张照片,二老彼此相望的眼神中流露着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