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厅于去年2月安装了AED,标志着中国AED计划正式启动。
浙江在线04月18日讯
猝死,如此可怕的事情,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昨天,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的顶尖专家们齐聚杭州,在倡议远离烟草的同时,呼吁政府部门重视并加快推进在公共场所配置AED(体外自动复律器)的步伐。
医学专家表示,如果在公共场所配置AED这种防猝死急救仪器,并让普通市民学会正确使用,可以让33%的猝死患者活着到达医院。
【现状】
医院外猝死事件生存率太低
2007年11月26日凌晨,22岁的小李在杭州中山中路一家网吧连续上网后猝死;
2007年12月14日,杭州市某中学一名35岁的体育老师突然一头栽倒在篮球场上,虽经全力抢救,最终仍未能挽回生命;
2008年3月9日,一位60岁的杭州退休老人“暴走”三小时后,突然倒地身亡……
以上三则猝死事件,是本报最近几个月的报道。
“猝死可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在猝死患者中,绝大部分为心源性,其特点是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多发生在症状出现后一小时以内。”浙医二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心脏中心主任王建安指出,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总人数约54.5万人,即每分钟约一人以上发生猝死,而我国院外猝死的生存率还不足1%。
应在公共场所配置急救仪器
“如果在全民范围内普及急救意识,在公共场所安装AED,当猝死发生在一般公共场所时,经非医务人员抢救,33%的患者可以活着到达医院;如果猝死发生在机场等急救意识比较好的场所,这一数据可以提高到50%;如果猝死发生在医疗资源集中的场所,则可以提高到74%。类似的悲剧可以少发生很多。”王建安主任说。
“美国于1990年就成立了AED专家组,负责AED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在机场、商场等公共场所安置AED。”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胡大一教授说。
据胡教授介绍,在国外,AED作为公共急救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机场、火车站等场所均有设置,以备发生猝死第一时间使用。我国仅于去年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安装了AED,其他城市目前都还没有启动。
至于AED的用法,胡教授解释说很简单:“只要经过4个小时专门培训的非医务人员都可以使用,就像傻瓜照相机一样,但它的效益却超过在大楼里安装灭火器、在汽车里安装安全带。”
公共场所装AED需要多部门配合
既然AED这么重要,那么浙江或杭州的公共场所离安装AED还有多远?
昨天下午,杭州市卫生局医政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共场所安装AED涉及到资金、培训等多方面因素,必然要政府协调后多部门配合,杭州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不过如果有需要针对大众开展AED的操作培训,杭州急救中心的师资力量完全可以承担起培训任务。
王建安主任还建议,要提高大众急救意识,需要教育部门的大力配合,国外在中小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就有急救常识的培训。在西雅图,有80%以上的成年人会心肺复苏这一急救技能。他建议应像美术、体育课程一样,在中小学中开设急救课程,而且还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不能走过场摆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