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日报4月1日讯 “关于强镇扩权的问题,请市发改委抓紧出台实施细则,明确哪些权力下放,哪些规费全留。还请各镇开个明细清单,写明你们最希望哪些权力下放,以便让下放的权力和你们所期盼的做到很好对接。”
民事交办
“关于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保障程度偏低的问题,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研究完善。”
“关于加快湘家荡开发的问题,回去以后,我们将专题研究。”
……
在前三天蹲点调研的基础上,昨天,市委书记陈德荣在南湖区七星镇政府与南湖区各有关部门、各镇及东进村,就我市如何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等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与会的还有发改、土管、电力、农办等十多个市级部门的负责人。对于这些天蹲点调研中区、镇、村和农民反映的各类问题,陈德荣一一当场交办。
2007年,我市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的新阶段。可是盘绕在陈德荣脑海中的一直是嘉兴未来发展空间的问题。这些年,我市各地发展动力强劲,但是,环境和空间对嘉兴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尤其是嘉兴有海无滩,无山无坡,耕地后备资源少,嘉兴该如何拓展发展空间?
陈德荣说,南湖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突出抓好土地这一牵动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探索解决发展中的空间制约问题,可谓抓住了“牛鼻子”。陈德荣在听取汇报时,不时插话,并与镇干部一起细算土地流转中区、镇、农户的利益分成。土地流转后农民获益程度如何?土地流转后农民出路何在?政府支付的成本是多少?土地流进来以后又如何流出去?土地流转的产出点到底在哪?土地流转和宅基地复耕到底有多少空间潜力可挖掘?土地流进与流出之间资金能做到总体平衡吗?这些都是陈德荣想努力理清的问题。他强调:“土地流转是嘉兴眼睛向内挖掘发展空间的一条途径,但一定要盘清楚这本账。”
如何推进农民居住向新社区集中?基层呈现出来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别墅式、街坊式安置,一种是公寓式安置。“我们的规划能否适当超前?农村新社区建设一定要放眼20年、30年以后农村发展新形势,要防止陷入建了拆、拆了建的怪圈。有些东西现在看起来成本低,但过五年十年再做可能支付的成本很高。”陈德荣说,这些天的走访,看到农村二三百平方米的房子只住着两位老人,他感触很深。联想到最近统计部门农业普查显示的数据,在田间务农的农民51岁以上的占70%。当这些人渐渐老去淡出农业以后,农业的生产形态一定会发生变革,农村也许会出现“空壳化”现象。那么,今天的别墅式、街坊式的社区是否会“空心化”?所以,今天的规划应该着眼长远,不能让今天的决策成为若干年后发展的障碍。
如何用最低成本让农民集聚到城市或城镇居住,也是陈德荣关心的问题。在昨天的民事交办会上,从土地供给到规费减免,再到配套设施供给,陈德荣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电力、广电总台等部门都表示,一定为降低新农村建设成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陈德荣说,这次调研收获很大。通过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镇、村经济有很大发展,综合实力有很大提高,镇、村两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很大加强,基层民主和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有很大推进,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所改善。但是,对现在镇里、村里和农民的现有水平、实力、能力等各方面不能估价太高,对现在有些工作推进过程不能估价太高,对市里有关部门服务“三农”的能力不能估价太高。目前,农民家庭仍不富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离农民的预期还有差距,各级必须用全新的思维、全新的措施服务创业,推动创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