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一艘大型运输船载着一块块成吨的水泥体开往嵊泗马鞍列岛的上、下三横山周围海域,并把这些水泥体投放到海底,自此,嵊泗开始了新一轮人工鱼礁建设。在未来20天内,该海域将建起16座人工鱼礁,同时标志着该县人工鱼礁建设一期工程基本完成。
嵊泗县人工鱼礁建设始于2005年初,一期工程总投资2895万元,礁址位于马鞍列岛东库山、求子山以及上、下三横山周围海域。2006年初,该县首先完成了东库山海域人工礁区建设,共投放水泥礁体648只,共计16956空立方米,形成礁区13座,礁区面积330公顷。
据嵊泗县海洋与渔业局相关人员介绍,人工鱼礁项目建设,旨在把近海海域的砂泥底质变为岩礁底质,使岩礁性鱼类产生聚集效果。东库山建人工鱼礁区后,嵊泗海洋与渔业部门几次在该礁区开展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2004年到2005年,人工鱼礁工程实施单位嵊泗海盛养殖投资有限公司对东库山人工鱼礁区投礁前后,分别进行四个季度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对资源的增殖效果相当明显,特别是虎头鱼、白姑鱼、黑鲷、星鳗及短蛸等鱼类增加明显。
2006年7月5日,上海水产大学专家和嵊泗当地的渔业部门人员、渔民、钓鱼爱好者等30余人,乘坐4条渔船,前往东库山人工鱼礁区,采用手钓、竿钓、延绳钓的办法,测试生物资源量,结果显示,该区域内海洋生物资源量增加了10倍,鱼种多出16种,达到30余种,是同期对照区的2倍多。
此次在上、下三横山周围海域进行的人工鱼礁建设,将投放506个鱼礁单体,共计13500空立方米。20天后,马鞍列岛将形成2个人工鱼礁区、31座人工鱼礁,从而为该海域鱼类提供更大的海底 “别墅群”,对恢复该海域生态资源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