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3日讯
由本报和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联手推出的“寻找中山路上的四世同堂”即将进入制作阶段。昨日,活动创意人、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详细地跟本报记者描述了汪家32口人“变”成雕塑的7个步骤。
本月15日,经10名评委现场投票,有着32口人的汪家成了本次活动的胜出者,即雕塑的“原型”。昨天上午,汪家第二代长子汪昔奇通过记者向创作方表达了全家族的一个愿望:“希望在雕塑中,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每个人都有符合各自身份年龄的动作和表情。应该不会像以前拍全家福那样排排坐吧,希望整体感觉会很活泼。”他还告诉记者,目前整个家族已经按照主办方的要求,在做一些资料的准备工作。
汪家32口人到底将如何从真人“变”雕塑?面对记者这个好奇的问题,昨日上午,杨奇瑞详细解释了这个过程——从真人到雕塑的7个步骤。“不过,这7步可不简单,要完成这7个步骤,大约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的创作团队会在今年的八九月份拿出成品。”
还是先来看看在美院的设计方案下,汪家32口人怎样从真人“变”成雕塑吧!
NO1.素描写生
考虑到方便和节省时间,创作团队的成员将到汪家的各个家庭去进行素描写生。因为雕塑是立体的,而绘画是平面的,所以素描写生将是多角度的,成员们需要摆些POSE,好让自己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比如说第一代中的老太太,她在雕塑中的形象应该是坐着或被人搀扶着,所以在写生的时候老太太的坐姿或被搀扶着的姿态就要被画下来。同时,创作人员还要给每位成员拍一些照片,以便在创作的时候做参考。
NO2.泥像塑造
接下来,要将平面的绘画变成泥塑,以立体地展现每位成员的姿态。创作人员会做一些高约30厘米的立体泥像,尽量栩栩如生地展现每位成员的表情、性格、形象、身份等元素。当然,每位成员的小泥像不会只限于一种姿态,而会有好几种姿态,以留下充足的选择空间。
NO3.构图创作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确定最终的主题。对于整个雕塑的主题,目前创作方大致有以下三个意见:一是古宅重游式,就是让汪家人看上去像是重游老房子;二是散步式,来反映整个家族在中山路上随意地走动;三是团聚式,主要是反映汪家平时在家庭团聚时的一些日常活动。
NO4.放大制作
主题确定下来后,创作人员将把泥塑放大,做成真人大小的泥像。做小泥像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整个家族的整体关系,而做真人大小的泥像则是为了更加细致地观察每位成员的表情和细节,比如脸部神情、服装等。在这一环节中,创作人员有可能再次请汪家的一些成员到创作现场,一方面是为了比对,另一方面好根据真人进行适当的补充。
NO5.翻制模型
在这个环节中,创作人员将用石膏或玻璃钢把这些泥像翻成同等大小的模型。先把稀释后的石膏扑满泥像的表面,等石膏干了以后,把里面的泥巴掏掉,这个时候泥像变成了空心的膜壳。再往这个膜壳里灌进石膏或玻璃钢,从而使之变成一个真人大小的石膏像(玻璃钢像)。
NO6.实材加工
接着便是要把石膏或玻璃钢变成成品。杨奇瑞表示,雕塑的实际材料会选用铜或者花岗岩。如果成品是铜像的话,石膏像将交付给专门的铸造厂进行加工:首先把石膏像(玻璃钢像)做成空心的蜡像,然后在蜡像的外面裹上一种特制的沙子,待沙子烘干结成硬壳后,再灌入铜水,最终变成铜像;如果是花岗岩像的话,则直接请石匠按照石膏像(玻璃钢像)的样子做成石像即可。
NO7.拼装组合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把32具铜像(石像)拼装成一个整体的雕塑,并放置在选定的安放地点。这一工作要根据之前确定的主题及现场环境来进行,需注意的是雕塑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比如说如果把雕塑放在墙边的话,那么小孩子的造型就很有可能是从楼上的窗口探出头来,或者正在高兴地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