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Salix babylonica Linn.
【分类地位】杨柳科柳属。又名杨柳树、水柳、垂丝柳。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8m。树皮灰黑色,不规则纵裂。小枝细长下垂。单叶互生,叶片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稍弯曲,长8-16cm,先端长渐尖,缘有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叶柄短。雌雄异株,葇荑花序直立。花小,无花被,苞片全缘。蒴果小,熟时2裂。种子细小,具白色绵毛(柳絮)。花期3-4月,果期4-5月。
【观赏价值】树姿优美,枝条细长,柔弱下垂,随风飘舞,极好的水景美化观赏树种。园林中多作行道树、水边景观树及庭院观赏树应用。也是极好的河岸护堤树种和平原水网地区防护林树种。园林中常与桃花相伴配置,以营造桃红柳绿之优美景观。
【经济价值】木材红褐色,质轻软,富韧性,可作矿柱、农具、家具、造纸等用材;枝条可供编篮、框、工艺品等器物;枝、叶、花、果均可药用。
【科研价值】我国原产树种。
【地理分布】广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平原地区,华北、东北亦有分布。国外广泛引种栽培。本省各地普遍栽培。
【适应能力】速生树种,极易繁殖。喜光。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浅根性树种,须根发达,极耐水湿。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具较强抗性。浙江各地水网地区及山区水边均可栽植。
【文化内涵】自古以来,垂柳多用于描写优美水景、抒发离别情感、代指春时、借喻美女眉毛与腰肢等。杨柳最早入诗,始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纷”。抒发了出征之人归来时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汉唐以后,杨柳更是骚人墨客诗词中乐于采用的意象,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力异常丰富,与之相关的诗词不胜枚举,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最著名的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仰阴里白沙堤”;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王维《阳关三叠》:“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之涣《凉洲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白居易《长恨歌》:“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等等。
【垂柳与浙江】浙江是垂柳原产地之一。著名的杭州西湖边,以柳和桃为主要特色景观树种,所谓“西湖景致六吊桥,间株杨柳间株桃”,形成桃红柳绿、桃柳争妍之优美春景,故提到杨柳,令人即刻联想到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