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这本书——《跨越――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我们会欣喜地发现摆在面前的是两大跨越。
第一个,我们在险恶的杭州湾海面上奇迹般地建造了一座跨海大桥,它长达36公里,被称为“世界第一桥”。它与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一起,成为世界瞩目的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和世纪性工程之一。
这个跨越是伟大的。长久以来,杭州湾天堑把中国大陆经济社会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分隔成为南北两岸,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建设潜能的发挥。这座跨海大桥,使环杭州湾的交通版图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由头重脚轻的V字型变成漂亮稳当的A字型。仿佛有了“缩地术”,从宁波驱车去上海的路程立刻缩短了120公里。更重要的是,对全国来说,长三角的交通格局将出现质的变化,中国的沿海大通道同三线将畅通无阻。
这个跨越的伟大,更在于“世界第一桥”从设计到施工,全部由中国人完成。这是一首自主创新的凯歌,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对话的凯歌。南美的亚马逊河、印度的恒河、中国的杭州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大最急的三个涌潮口.要在这样的涌潮口上造大桥,是对人类想像力的极大挑战.然而,中国人首先实现了在杭州湾造桥的梦想。它使中国的造桥事业从此由江河时代走向了海洋时代,填补了世界桥梁史上的多项空白,傲然挺立于世界造桥行业的潮头。
这个跨越之令人瞩目,还在于其艰难而绝妙的融资机制。
与三峽工程及青藏铁路的融资机制不同,它是我国民营资本参与的第一个最大基础性项目,国家不出一分钱。这是新形势下一种新的经济合作模式的探索,无论是政府,无论是民营企业家,无论是媒体,大家都在摸着石子过河。其过程真可谓一波三折,惊心动魄。
题材的重大是许多报告文学的一大特色。尽管题材并不决定一切,但艺术地再现“世界第一桥”飞落杭州湾的壮景,的确应该是我的同行们需要发现和思考的题目。富有想像力和创新精神的大桥人仿佛意识到了和这大桥一起催生的,必将是璀璨的精神花朵。于是他们在建造“世界第一桥”的同时,创造了另一个“第一”——五年前,大桥指挥部聘请夏真、王毅为大桥的签约作家,授权跟踪五年,撰写关于这一跨海大桥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用总指挥幽默风趣的话来说,他们请来了一对“大桥的史马迁”。
夏真、王毅是一对优秀的夫妻作家,出版过不少著作并在全国、省市多次获奖。夏真连续出席过中国作家协会的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她的报告文学《生命之歌》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夫妻俩合著的中篇小说《黑冰》曾获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当代》文学奖。更富有戏剧性的是,夏真是宁波人,王毅是嘉兴人,他们的家乡恰好分别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两端。这一对“夫妻档”进行的采访,用双料的“天造地设”来形容或不为过吧。
就这样,这对夫妻开始了他们作为作家的一次了不起的跨越——他们与建设者同时到位,积极参与其中,与大桥的建设者们同忧欢、共辛劳,真正投身于民族振兴的伟大实践里去了。作家成为了一个投身者、建设者、担当者,这和吉光片羽的采撷、走马看花的探访是有天壤之别的。投身了,担当了,他们就获得了铭心刻骨的感受,涌起了揪心扯肺的激情,也正因为如此,当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从此岸跨越到彼岸之时,作者也实现了他们创作生涯上意义重大的“跨越”——我们看到了这部充满着激情的长篇报告文学。
这部作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史志性——“世界第一桥”是令人惊叹的,我们不能断定它“后无来者”,但可以骄傲地说它“前无古人”。前无古人的奇迹的创造过程,是何等的珍贵。其珍贵之所在,更在于这是两个作家书写的史志,它留下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思考、一个时代观念冲突的活化石。
正如作者所说,他们将着力点放在“写冲突”上。作者是聪明的,他们具有把握时代本质的能力。五年的亲临其境使他们认识到,世界第一大桥建设中最突出的就是“冲突”――与体制的冲突,与人的观念的冲突,与大自然的冲突,地域与地域的冲突,利益的冲突,新旧文化的冲突……正是在这许多内涵丰富的冲突中,杭州湾跨海大桥冲出重围,横空出世。
于是,作者进行了大胆的风险之旅:惊心动魄的“北京会议”能否如期召开?民营资本进进退退引起什么风波?惊天动地的第一桩是怎样打下的?“调皮学生”又是如何与台风过招?……也正是这些细节与情节,让看似枯燥的建设过程剑拔弩张,成了类似冒险家的游戏,而一个个人物也因此光彩照人,既凸现了这个变革时代的本质特色,也凸现出我们奋然前行的民族的身姿。
这部书的价值还在于它的文学性。众所周知,文学涉足重大工程的描写难乎哉。工程淹没人物,几乎是很多写作者难以克服的缺憾。然而这部作品为避免这些缺憾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突破。不难看出,面对浩瀚的材料,本书作者具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充满了新鲜的时代元素的语言、富有哲理的点染形成了活力迸发的文风,使叙事多彩而生动,故而令这部著作的美学格调在同类的报告文学中脱颖而出,吸引着读者绕有兴致地追随作者走完这条阅读之路。掩卷而思,你会惊讶,一个重大得令人生畏的题材居然可以这样写?可以让它同时成为一个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惊险故事?
当然,捧读这本书,我也曾因为面对着一些无法回避的专业化的名词而束手无策。我曾替作家设想过,这些是可以绕开的吗?绕开了,是不是会削弱全书所营造的氛围?毕竟,这是一本描述国家级重大工程的书。类似的疑惑早些年也曾出现过,就是读徐迟先生的《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同样在面前出现了一大堆誰也看不懂的数学公式。我记得徐迟文章从一开始就要求读者“跳过去”,同样,我建议如我一样的“科盲”们也不妨照此办理,我认为,跳过书中那些难懂的名词术语,并不妨碍我们读得津津有味。
杭州湾大桥的跨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而两位作家的跨越,同样令人欣喜。
是为序。
20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