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2日讯
自古英雄出少年。10岁男孩刘天一,昨天以决赛选手的身份,出现在杭州高级中学。他是从北京赶到杭州来参加2008全国中学生天文奥赛的。
该赛事由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北京天文馆、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天文爱好者》杂志社主办,杭州高级中学承办。
10岁刘天一参加了三届
究竟是不是神童
记者第一眼看到来自北京海淀“迎奥队”的刘天一,就自然联想到一个词语——神童。这个四年级男孩来自北京中关村二小,他的生日是1998年5月7日,就是说要再过5天,他才满十周岁。
“你预赛和决赛测试卷上的汉字,都认识吗?”记者怀疑地问。
“当然都认识。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能认3000个字了。”刘天一戴着一副大大的眼镜,他因为忙着跟3个大哥哥打扑克,说话时根本就没空抬头看我。
“你这次的预赛成绩是多少分?”
“44分。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天文奥赛,这次我进决赛了,前两次我都没能进决赛。”说到这里,这个瘦精精的男孩看了我一眼。
记者随机问了旁边的4位初中生,其中有2人的预赛成绩低于刘天一。
刘天一说自己从4岁起,就开始看与天文有关的书籍,小学二年级第一次参加了天文奥赛的预赛,现在每天坚持看40分钟与天文有关的书籍。
记者在现场找到了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博士,这几年他一直在力推天文科普工作。他似乎并不想把刘天一简单跟神童划上等号,因为他更觉得这是一个孩子自发的对天文的热爱。
会向学科竞赛转型吗
北京天文馆馆长说:不
“天文奥赛”与物理、化学、生物奥赛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它没有太多的功利性。因为目前的“天文奥赛”,不是由国家相关的教育部门主办,也不与高校保送、加分等挂钩,因此参赛者更多的是出于对天文纯粹的喜爱。
朱进说,今年的预赛全国共有1500多人参加,创下历年之最。
预赛的题型非常简单,总共30道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总分为120分。预赛涉及到的多是普及型的天文题,但惟一的难度是如果答错要倒扣分,因此试卷上每题都有第5个选项“不知道”,如果选手能如实回答,就不会出现负分情况。
可是,在预赛结束后,大概有超过一半的选手成绩是负分或零分。最后,进入决赛的选手有48人,分数也多集中在40~50分。
“由此可以看出,天文知识的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朱进说,“我们要通过天文奥赛,培养学生对天文的爱好,而不是用题目去难倒孩子。因此,天文奥赛题基本上都删除了与数学、物理相关的内容,只剩下比较纯粹的天文知识。”
当然,朱进也同样面临着一种两难的选择:“天文奥赛”要不要走学科竞赛之路?因为从扩大影响力的角度看,学科竞赛是一条捷径,它会吸引学校和家长的热情参与。
“我更希望天文奥赛向喜爱天文的孩子敞开大门。”朱进博士说。同样,杭高天文社指导老师林岚也说,每年有不少的学生考杭高,都是冲着“天文社”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