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4日讯
4月23日,一封温家宝总理给浙江大学四学子的亲笔回信从北京传到求是园。几天来,这封寄托着总理对大学生未来成才报国的殷殷厚望、满载着总理对青年朋友节日祝贺的回信,在浙大校园里被广泛传阅。
昨天,浙大师生和校园社团组织座谈会,学习领会总理回信精神,在求是园掀起一股读回信、学回信的热潮。
温总理给浙大学生亲笔回信
去年暑假,浙江大学传媒学院许雪斌、陈伟、杨子飞,以及管理学院的张栋梁4位学生,一起到杭州建德农村开展社会实践和新农村建设调研,回校后写了份近6000字的调研报告。
去年12月26日,他们鼓起勇气将调研报告和一封充满真情实感的2000字长信寄给温家宝总理。今年3月,信件和调研报告送到温总理手中。4月21日,总理提笔给他们写了回信。
温总理回信用毛笔小楷工整地写在两张洁白的信笺上。
温总理在信中写道:“大学生开展农村调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回想(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大学时,几乎每个假期都到农村去,结识了许多农民朋友。在中国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懂国情。对大学生来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想不到,日理万机的总理给我们这些普通的大学生写来了亲笔信。”手捧温总理的回信,许雪斌的心情难以平静。
许雪斌说,之所以这样做,跟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倡导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学校提出“将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农村丰沃的土壤里培养杰出人才”。
许雪斌等在信中写道:“农民问题事关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成败,更加关系到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让每一个农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心态一定要沉下去
“在中国,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懂国情。”温总理回信中的这句话,深深地撼动着学生心灵。
农村情况复杂,而大学生能力有限,如何克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形式主义,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是座谈会上师生热烈讨论的话题。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说:“希望的田野为优秀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积极引导、支持和带领广大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浙江大学团委相关负责人说,2006年,浙江大学在湖州建立第一个村级网络,为农民开设远程教育、农民信箱,就是一批有恒心和热心的浙大学子为农村做出的贡献。
浙大每年有500多支小分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近日,浙江大学有6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报名,立志奔赴农村当村官,在农村舞台上唱响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