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
浙江在线05月06日讯
谁是今年《百家讲坛》的红人?毫无疑问是马未都。这个“中国草根收藏第一人”在刚刚结束的郑州全国书市上,就让人感受到了他的炙手可热。
结束了《马未都说收藏》一书在宁波的签售,昨天上午,马未都悄悄地出现了西湖边的江南文学会馆。
传说中的京城四大藏家之一的马未都,果然很有磁场。灰白的头发,穿淡青色花纹衬衫,外套一件米白色的中式丝绸薄外套,在收藏界几十年的浸淫全在这范儿里显露无遗。听着他闲闲地说着一口纯正的京腔,算是能理解“名博王小峰”的那句话了——“王朔在某种情况下能把人聊死,马未都从不碰烟酒,照样能把人聊死”。
马未都说,不是他真的火了,只是社会刚好有这个需求。因为有这个需求,他决定扩张他在杭州的观复博物馆地方馆,把它从河坊街迁往良渚。
文学就是一大众消遣
马未都饶有兴致地背着手踏上江南文化会馆的台阶,一边四顾周边的湖光山色,一边询问着江南文化会馆的历史渊源。他这次来杭州,可不是为游山玩水,而是受《江南》杂志主编袁敏的邀请而来。
马未都的走红立即触动了袁敏的敏感神经,她觉得,《江南》要走市场,不妨在坚守文学品格和气质的前提下,探索文学与其他文化艺术牵手,让更多的读者接受。因此,她当即邀请马未都为《江南》杂志的“文学比邻”和“江南博客”专栏撰稿。马未都一口答应,并对改版后发行量上升到两万余份的这本纯文学期刊表示惊叹。
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很多年前马未都也曾是纯文学期刊《青年文学》的编辑。“后来我溜了,因为我发现文学走下坡路了。”这一“溜”倒成就了一位收藏名家。
“听说苏童是你发现的?”记者问。
“也不能这么说,那时候很多编辑愿意追着作家约稿而不爱看来稿。当时我最年轻,每天早上我拖好地,打完8瓶开水,就拿一大剪刀开始拆来稿。看得多了,眼力也就好了。有些稿子你看三页,就知道这人有没有戏。苏童就是写得和别人不一样。”
虽然做文学期刊编辑都是20年前的事了,可是马未都说,前段时间,竟然还有作者把当年马未都做编辑时写给他的退稿信拿给他看呢。
“很多人对文学有个误判,总觉得文学如何高雅,其实文学就是一大众消遣。文学,有人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琢磨市场在哪儿。”马未都说得坦率而直接。
至今没被指出过硬伤
不知道是不是常年搞收藏,和卖家、中间人斗智斗勇的缘故,马未都的面部表情算不上生动,甚至很难从表情判断出他的好恶,但是他的语库特别丰富,跟他聊天,基本上只需要带耳朵就可以了。《百家讲坛》找他讲收藏,还真是找对了人。
《百家讲坛》当红的几位主讲人,或多或少有所依附,比如《三国》、比如《论语》,惟独马未都,50讲全凭着一张嘴撑了下来。用他自己的话说,主要靠的是超强的表述能力,“这一点还是和年轻时搞文学分不开”。
马未都感叹给《百家讲坛》开讲特别累:“以前去讲课,我会根据台下不同的听众调整所讲的内容,但是在《百家讲坛》难度就太大了,因为你根本不知道电视机前的观众是谁,他们对文物的认识程度是多少,所以,我必须要把零分的和98分的人一起往100分上拉,让他们都感兴趣。”
讲得很累,还经常要惹上是非,唯一让他欣慰的是,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但他讲的关于文物的那些事儿,至今没有一个文物专家给他指出过“硬伤”。
说到《马未都说收藏》出版一个月就发行60万册的销量,马未都眼皮都不抬一下。他说:“一般人的书印个8万、10万,非常好了,可是如果上过《百家讲坛》,只印这个数那就太一般了。”言下之意,一个月60万册的销量对他来说还是毛毛雨。
要开高档私人博物馆
从工人、到杂志社编辑、到海马影视的“秘书长”、再到《百家讲坛》当红主讲人……马未都似乎一直会冷不丁地开溜,惟独对收藏的那份挚爱至今不变。不过,在收藏界摸爬滚打几十年,马未都对文物的感受比任何人都深:“古董正因为浓缩了财富,所以才更显出人的险恶,而这种浓缩也让人非常刺激。”
凭借几十年的积累,马未都用自己的藏品构筑了一个规模不小的私人博物馆。
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除了北京的主馆,还在杭州和厦门设立了分馆。杭州的观复博物馆就开在河坊街上,这次来杭州,他还特地去转了转。
800平方米的博物馆显然不够大了,马未都告诉记者,他有意把博物馆永久地迁往良渚文化村,面积将会扩展到几千平方米。他说:“有些藏品与其搁在仓库里,不如展示出来。”
为什么把博物馆从商业街区迁往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马未都说,他的博物馆目标受众并不是普通观众,而是那些喜爱收藏的人,走的是高档路线,“我不需要热热闹闹的氛围,冷清安静一点就挺好。”
对于当下民间的收藏热,马未都说,改革开放30年中,对于收藏来说,前15年是“不合法”的,处于地下状态;从1993年嘉德拍卖公司成立开始才处于一种公开健康的状态,“而现在,我希望我在《百家讲坛》开讲收藏能够成为一个拐点,让人们对于收藏从注重投资转向关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