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6日讯
一方面,经纪人炒股将面临被禁止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另一方面,代理客户炒作的资金已损失超过50%。杭州一家证券营业部经纪人刘先生,为这两件事情最近晚上辗转难眠。
记者看到刘先生时,他蓬头垢面,一张原本清秀白净的脸,胡子拉碴,由于长期对着电脑,外加睡眠不足,才26岁的他,眼袋已经很大。
“进入股市,是我最大的悔恨。因为它已经把我的生活毁了。”刘先生用嘶哑的嗓音告诉记者,“我现在怕接电话,因为都是客户要债的;每天神经质的半夜还守在电脑前面,期待政策利好不断出现。”
随着牛市暴利时代的远去,曾经雨后春笋般崛起的私募、代客理财也如潮水般退去,甚至一些托以私募名号的投资机构,已经逼近了生存的底线。
两年牛市,私募大量涌现
“2006年和2007年,牛市最赚钱的阶段,也是各种私募涌现的时候,甚至刚刚进入证券行业的‘见习’经纪人,都可以成为代客理财的股票操手。”回忆起当时的盛景,杭州一家营业部老总充满感慨。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打着投资公司旗号的私募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在杭城流动。这些公司不仅在报纸上明目张胆地刊登广告,而且以经理代表的身份到各营业部活动,招揽、拉拢交易客户。当时代客理财的规则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和客户签订“保底合同”,盈利部分双方分成,客户如果发生亏损,操盘手拿出资金垫付,如果有盈利,拿盈利部分的4成,客户拿盈利部分的6成;另一类则是不保底合同,通常是二八开,操盘手拿2成,客户拿8成。
刘先生2005年7月大学毕业,学的是水利专业,但毕业后“阴差阳错”地进入了证券行业,竟然担任了经纪人。随着经纪工作的开展,刘先生拿出父母赞助的20万元开户炒股。正赶上牛市开始,刘先生炒股的资金从20万猛增至2007年初时的80万元。而刘先生的客户,也在刘先生的指导下,获得不菲的收益。凭借着这样的业绩,刘先生手上的客户,将刘先生视为“股神”,更有甚者将资金交给刘先生打理。
牛市调整,私募走下“圣坛”
“2006年和2007年崛起的所谓‘私募’,在我看来,大部分水平很差,只是撞到了牛市的好运而已。等到潮水退去,就知道他们在裸泳了。”浙江私募董先生说。事实上,2007年初的行情,上文提到的刘先生做得还是顺风顺水,去年5月中上旬,凭借着满仓操作,甚至将600万元资金已经做到1000万元。
在“5·30”大跌中,刘先生手上的黄海股份,从他买入时的11.31元,一直跌到7月4日时的5.37元。再也承受不住压力的刘先生,将股票全部割肉,1000万元此时已不到500万元。接下来的7月份到10月份的蓝筹行情,刘先生的资金又如吹气泡般的涨到了800多万元。但是从6124点调整下来,刘先生捂着的中国神华,从赢利20%到亏损10%,买入的中国银行,半个月又亏了20%。接下来,蓝筹股开始调整,刘先生买入的题材股也进入全面补跌阶段。从6124点到跌破3000点,刘先生操作的市值已经缩水到350万元。按照刘先生当时与客户签订的“代客理财”协议,刘先生至少要拿出150万用于填补客户保证金的窟窿,这还不包括他自己的100万资金亏损。
“我所知道的几个5000万元到2亿元的私募,在今年以来的行情里,亏损也在20%上下。”国泰君安许斌说,这还是在仓位不重的情况下。
据悉,不少私募前期炒作的是农业、三通、创投概念股,躲过了几拨大跌,但是由于提前布局金融地产股,受到二季度公募基金减仓的影响而深受其伤,有些已经面临清盘的危机。
委托理财,产生纠纷很麻烦
“有些经纪人,在代客理财发生严重亏损后,一走了之。”中信金通相关负责人说,牛市掩盖了许多问题,可今年股市行情不好,委托理财纠纷进入了高发期。
浙江国圣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程学林说,关于委托代理的最高院司法解释一直没有出台,各地都有不同的做法,浙江也没有相关规定。法院具体判决时,会根据个案、案件主体、主体资格等等方面进行考量,最后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浙江省证监局相关人士说,经纪人开户做股票一直处灰色地带,如果证监会统一意见,不允许经纪人炒股,证监局会严格执行禁止规定。至于经纪人代客理财问题,监管层一向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