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6日讯
杭州湾跨海大桥1日正式通车,宁波慈溪市庵东镇阿国饭店的老板娘张调仙特地带着儿子、媳妇和孙子来到桥边的堤坝上看看大桥开通的热闹劲儿。张调仙说,她怎么也没有想到,随着大桥的开工和建成,自家的快餐小店能变当地最大的“农家乐”。
20年小店时来运转
张调仙年轻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女厨师”,从1983年开始承包了镇上一家小饭店。她说,庵东是海边小镇,地段比较偏,饭店小客人少,我只好做快餐送盒饭,每天起早贪黑忙个不停,但小店还是生意清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直到2003年,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开工建设,张调仙经营的小饭店才有了转机。张调仙说,她会永远记得这一年,因为她的饭店从那时开始有了远道而来的“看桥客”。饭店的地点就在大桥边上不远处,游客到大桥周围转一圈,正好可以坐下休息,喝口水尝尝本地小海鲜。于是饭店生意开始蒸蒸日上,“现在不管中午还是晚上,饭店几乎都是宾客盈门。”张调仙开心地说。张调仙的两个儿子原来都是跑运输的,大桥开工那年,二儿子看到饭店的生意不错,就放弃了跑运输向老妈学习厨艺。“现在饭店越来越红火,大儿子也不干运输了,来店里帮忙。”张调仙说,两个媳妇都成了她的好帮手。因为婆媳妯娌关系融洽,他们一家还被评为了“五好家庭”。
“大桥的建造让我们小店发生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大变化。”张调仙说,“大桥兴建这5年间,我的小店扩建了3次,以前小饭店只坐得下几十人,现在可以有500个余人同时在这里用餐,还聘用了厨师、保安,大厅接待等20多个工作人员,成为镇上最大的农家乐餐馆。”
大桥建成了饭店出名了
阿国饭店原来叫“海味饭店”,张调仙的二儿子叫裘惠国,小名“阿国”。小伙子心灵手巧,学母亲手艺青出于蓝,烧得一手好菜,结果儿子的名气超过了老妈,来吃饭的熟客都管张调仙的餐馆叫“阿国饭店”,原来“海味饭店”反而没人知晓了,所以去年饭店重新登记营业执照,镇上工作人员建议把店名改了,就叫“阿国饭店”。
大桥快要通车了,这段日子到阿国饭店吃饭的外地客人明显增多。到了双休日几乎都订不到座位。据介绍,饭店最拿手的是杭州湾滩涂上的赶潮虾、野生虾蛄等小海鲜。“阿国”采用当地农家传统烧法,尤其“着味”,故甚受欢迎,小海鲜成了“阿国饭店”的招牌菜。
庵东镇一位干部说,杭州湾大桥旅游是老百姓口口相传,自发带热的,所以这几年大都是来自上海、宁波、金华等地的自驾游客人,或者是镇上居民的亲戚朋友。他说,“前些日子,一个朋友要我订八桌座位,没想到临时来人超出许多,一下又要增加两桌,但因为来这里玩的人太多,硬是等别人吃好了才有位子。”张调仙说:“原以为大桥造了以后,海鲜会受影响,没想反而更多了。像小梅鱼,以前要讲季节,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引来很多回头客。”
“我们是沾足了大桥的光,没想大桥带来的生意会这样的红火。”张调仙的二媳妇应建飞说,前些日子,浙江电视台、宁波电视台的一些名嘴、节目主持人也来到我们店。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这些名人,现在还和我们一起做节目,真让人开心。她还说,杭州湾大桥“五一”节通车消息传开后,当地一些企业、旅行社早早就来预定包厢。有的客人只听说有“阿国饭店”,不知道具体地点,就通过114电话百事通找我们订座。“想不到现在阿国饭店的名气这么大啊。”
期待明天更加兴旺
在一家人齐心合力的经营下,现在阿国饭店一年的营业额已经有四五百万元了。
“我们的经营以‘薄利多销’为主,赚点人气和口碑。海鲜都是我们自己直接到滩涂边去收的,所以更新鲜,口味更好。”应建飞说。
一位姓裘的本地姑娘说:“我以前在针织厂工作,前年来到饭店当服务员。在这里不仅工资高,包吃包住,年底还能发红包,所以,伙伴们都很羡慕我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大桥的兴建带动了周边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吸纳了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庵东镇党委委员徐文海说,2003年大桥兴建前,镇上只有四家个体小餐馆,现在,庵东镇像阿国饭店这样的农家乐餐饮店有二十多家,店多拢市,各家生意都还不错。
“大桥建起来了,庵东人气旺了,经济火了,也有一些烦心事”。张调仙说,如现在庵东的土地价格比前几年翻一番还不止,找一块合适的地太难了。而现在阿国饭店是租别人工厂搭建的临时建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拆。她说,希望政府能批一块地,让阿国饭店也和大桥一样今后有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