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6日讯
四月的畲乡大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发。4月21日至24日,一直关注景宁发展、牵挂畲乡群众的省民宗委机关的同志们在王毅主任、陈智慧副主任的带领下,来到座落于景宁畲族自治县沙湾镇莲川村蹲点调研。调研组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贴近群众,面对面地了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关注民生,实实在在地落实帮扶项目;倾听民意,以亲民惠民的实际行动,深化“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
贴近群众办实事
莲川村位于景宁县西南,群山环抱,“两山夹一水”是对这个浙南山区小村的最形象表述,全村有372户、1008人,有9个自然村,居住分散,人均耕地面积0.39亩,人多耕地少,主要经济生产方式为传统农户劳作和外出务工,村民生活较为贫困。全村有年人均收入1800元以下的低保户12户,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低收入户74户。
省民宗委这次蹲点调研,力求把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开展深入系统地调研工作作为主题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广泛听取各族群众的意见,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基层情况,针对我省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努力解决当前民族地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为民族地区和当地群众多办实事、好事,多解决一些具体的困难。为此,调研组的同志翻山越岭,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细心听取镇村工作汇报,走访、看望老党员、低保户、各族群众和困难户,察看农村种养业现场,了解干部群众创业创新情况和他们对改善环境、优化服务的期盼及建议,了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和需求。
关注民生送温情
在蹲点帮扶期间,调研组一行约法三章,不请吃、不喝酒、不要县镇干部陪同,吃住在村、费用自理,注重良好形象。大家不顾山路崎岖,顾不上劳累就径直跑到村民家中,与村民拉家常、问寒问暖,对他们的高山生产和生活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很多村民都流着泪水动情地说:“谢谢政府关心”。
在莲川村,调研组的同志带着深情厚意,走村入户,访贫问苦,慰问了6户低保户。村民何帮平,双腿残疾,不能正常活动,丧失劳动能力;村民何德本,身患中风,下身瘫痪;陈孟达老人,年愈70,家中没有劳动力;孤寡老人高金燕,已有91岁高龄;村民蓝传菊,下山脱贫后又返贫,等等。每到一户,都详细了解生产生活困难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勉励少数民族群众,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努力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要求民族工作部门进一步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调研组还为他们送上了棉被、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带上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厚爱。
此外,调研组还走访了陈朝松、陈武迁、柳荣地、周兆其、叶承仁、陈孟贵等6户种养殖户。还特地到村老支部书记叶其聪家中,听取他对村养殖场建设、当前村两委工作情况及村未来经济发展的意见,鼓励大家积极创业,找准生产经营门路。
倾听民意解难题
调研组还通过召开村干部座谈会、村民民情恳谈会等形式,与村民、村干部和老党员谈心;通过召集民意倾听会、民情分析会等,对村里的发展项目和前景进行商讨和规划,特别是对村里打算实施的绿壳蛋鸡、鹊山鸡养殖场项目进行论证。在现场察看和走访群众中,调研组得知办养殖场的事,村里的干部、群众都知晓,也都想参与投资。大伙说,养绿壳蛋鸡、鹊山鸡,是眼下村里最迫切、最值得投入的项目,但目前村里要上这个项目还有一定的资金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调研组与镇里作了商量,尽可能对项目扶持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真正为村民做一件“雪中送炭”的好事。
在与镇、村干部座谈时,调研组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立足于本地资源,充分利用山区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品。在项目选择上可以突出养殖业和种植业,同时合理引导劳务输出来提高农民收入。可以组建“养殖业合作社”,动员群众发展养殖业。今年兴建的养殖场可以小规模经营,以后逐年扩大规模并将其项目扩展到各农户中发展,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二是重视村两委班子的建设。村两委是村民“创业致富”直接组织者,是党的富民政策惠及人民群众的实施者,真正富起来还要靠镇村自己造血;时下正面临选举换届,要认真抓好换届工作,因为这是关系今后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村建设;村两委要确实为村民多办些实事、好事,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包括村两委的议事制度、村代表例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三是帮扶的养殖项目是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惠及的面要越大越好,要切实把低保户和低收入户是否得到实惠放在第一位。四是对现有的经济发展思路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具体化,切实发挥山区优势,做好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规模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浙江省民宗委马跃 钟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