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的脐带血正在挽救哥哥的生命。徐洁 摄
浙江在线05月07日讯
隔着血液科的无菌仓玻璃看进去,殷红的血液顺着输血管缓缓流入11岁的小志安体内。这血,是他刚出生三个半小时的妹妹的脐带血。
小志安朝窗外急切观望着他的爸爸挥挥手,指了指窗台上3个他最心爱的摇头娃娃,意思是:拿去送给妹妹。
小志安因为患上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生命日渐凋零。他37岁的妈妈,决定再度怀孕,用新生命的脐血救儿子……
再生一个孩子救儿子
昨天早上7点多,宁波鄞州人民医院四楼妇产科待产病房里,励雪君轻轻抚摸着高高隆起的肚子,肚子里的小生命马上就要诞生了。她一出生,就背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救哥哥。
这一刻,励雪君等得太久,激动、紧张、担心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她忍不住抽泣起来。丈夫陈伟强紧紧握住她的手:“别怕,我们多了个小宝宝,儿子的病也会好了。”
2003年11月的一天,是励雪君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儿子陈志安被诊断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这对原本其乐融融的三口之家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夫妇俩倾尽所有,四处奔波求医。2006年,小志安的病情一度好转,可不到一年,病情复发。医生说,化疗已很难控制小志安的病情,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可这个手术费用要好几十万元,并且普通人之间骨髓配对成功的几率只有十万分之一。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再生一个孩子,兄弟姐妹之间的配型成功率比较高,移植后排异反应小,费用也要少很多。
励雪君身体并不好,再加上年近不惑,生孩子风险很大。丈夫极力反对,励雪君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把握这最后的机会。
社区为她特批了“二胎生育许可证”,去年3月,37岁的励雪君怀孕了,更为幸运的是,在怀孕7个月时,医院的测试显示,腹中胎儿的脐带血与小志安的配型完全吻合。
采到了176毫升脐带血
上午9点,励雪君被推进了手术室。9点31分,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小生命带着众多人的希望降生了,是个女孩,6斤8两重。医生们来不及欢喜,急忙把血袋接上脐带。一袋、两袋、三袋……希望的血在流动。
“足足176毫升,从来没有采到过这么多脐血。”主刀医生、鄞州人民医院副院长裴仁治带来了好消息,一般婴儿只能采到几十毫升的脐血。“采集到的脐带血越多,植活的可能性就越大。”
护士抱着女婴出来了,陈伟强把女儿抱进怀里,亲了一下:“她是我们家的天使。”励雪君躺在病床上看着父女俩,眼中泪花闪闪。
被送去检测的脐血很快有了结果,和小志安的血型完全吻合,都是O型血。
下午1点08分,小志安开始输血。由于化疗使血管萎缩,医生只能通过他的颈静脉输血。但他表现很坚强,还不断朝病房外的爸爸挥手。
1点55分,176毫升脐血全部输进了小志安的体内。
一个月后细胞才能开始造血
为了这次手术,医院调集了全院最好的医生。血液科、妇产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10多名负责人和骨干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会。
春节后,院方克服重重困难,为励雪君抽取了10毫升羊水,因为浙江省内没有专门的化验设备,医院派专人乘飞机将羊水在低温环境下护送到河南郑州进行配型化验。
手术前一天,他们又经过周详的部署,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脐带血,剪断脐带的位置在哪里最合适,取血的针头应该用什么规格,都一再明确。
现在,小志安等待的就是脐血植活的情况。血液科主任马俊霞说,脐血植活比较慢,大概一个月后细胞才开始造血,中间也可能出现排斥、感染和一些并发症。“届时通过染色体检查,就知道他体内流的是谁的血。如果血液中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达到一定的标准,就说明移植成功了。”
宁波为救小生命掀起爱心接力
励雪君家住宁波江北区文教街道翠东社区,她和丈夫都是普通工人,一家三口挤在一间38平方米小房子里。儿子患病后,家中积蓄很快花光了,为了照顾儿子,励雪君辞掉了工作,全家人仅靠丈夫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维持生活。
“脐血救儿”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在甬城掀起了一场爱心接力。
励雪君所在的社区最先发起募捐;宁波江北区慈善总会、文教街道慈善分会送来3万元善款;一位热心企业家捐了5万元;网友一天筹集善款近万元……短短一个多月,母子俩就收到捐款38万元。同时,鄞州人民医院也为他们减免了10万元的医疗费。
天津脐血库还专程派人前来宁波索取小志安的资料,并为小志安寻得了5份HLA(人类白细胞抗原)4个以上位点相合的无关供者脐带血。他们表示,只要有需要就把脐带血送到宁波。
“除了谢谢,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如果小志安能够转危为安,我们会把剩下的爱心款捐给其他贫困白血病患儿。”爸爸陈伟强红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