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浙广场地下车库的抗洪物资储藏室内,堆满了油布、编织袋、沙袋等抗洪物资。
浙江在线05月08日讯
这是很多杭州人的期待。然而,期待之后,一些单位、市民已经开始为这个雨季做着各种准备:去年受灾最严重的华浙广场今年通过数学演算,算出了救出地下车库的汽车所需的时间;杭州城西地区去年受灾面积最大,今年不少小区的物业公司或者发布防汛通知、或者备好水泵和沙袋;曲河巷社区的预警系统已经建好,只待大雨检验……
一个广场的亡羊补牢
想必不少人都记得去年“罗莎”台风结束后,从杭州华浙广场停车库里最后拖出来的那辆被大水淹没的“悍马”。
“第一天傍晚开始下暴雨时,我还很高兴地在喝朋友的喜酒,心里想,已经为汛期准备了100个沙包,这应该足可以应付了。”一位姓张的负责人曾这样向记者讲述关于那天的回忆,其中依然有着一种苦涩的味道。
第二天开始,情况突然急转直下。杭州主城区的雨水绝大部分都是通过雨水管道排进运河,然后再流向北部的杭嘉湖地区水系。在华浙广场和附近白马公寓之间的地下就有一根排向运河的雨水主管。那天大强度的降雨之后,周遍水系的水位已经太高,运河水排不出去,高涨的运河水甚至通过雨水管倒灌进华浙广场的众多雨水排水口。
回灌的雨水迅速涌进了广场的地下停车场,100个沙包根本挡不住,张先生和他的同事们一下子乱了方寸。到最后,大家甚至想到用面粉和大米来堵水,“一开始是面粉也买不到,后来到东南面粉厂去买面粉回来,车子却被水堵在外面开不进来了。”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我们保证,今年,以及今后,同样下这么大的雨,这里不再发生这样的事。”记者在华浙广场采访的时候,不少物业管理人员都说了这样一句话。
说这话,是需要一定把握的。这个信心来自广场管理处的各种调查和“演习”。现在,广场里常备的沙包有500个,放在哪里,怎么堆最能挡水,这些物业管理人员都研究过了。而且,他们还在地下车库做了一个钢坝,这个钢坝由5块钢板拼装而成,和车库的入口同宽。一旦出现水情就可以迅速安置在入口,沙包和帆布到时候都要铺设在钢坝上。
就在前段日子,管理处甚至还做了一道数学“应用题”:如果大水以某个流量灌进地下车库,要多少时间才会在出口那里看到水。最后的答案是4个小时!也就是说,在这宝贵的4个小时内,还可以“救”下面车库里的不少车……
至于在这4个小时内如何“救车”,广场的物业都有了明确预案。“我们还考虑到,保安和工作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如何让新手也知道防汛中他们要尽的那部分职责和流程,只有通过‘演习’。今年只要气象部门一报告说有台风来袭,不管大小,管理处马上就会进行预演。”一位负责人很有把握地告诉记者,“一切从实战出发,要让他们闭着眼睛也知道沙包在哪里,要堆到哪里去!”
一张通知背后的“先走一步”
在杭州城西的众多住宅小区中,天河西苑并不出名,十来幢房子,几百户居民。不过,这个位于莲花港河边的小区,去年同样被水患突袭。
小区有个半地下的车库,并不大,可因为低于周围地面1米2,于是在那次大水中,因为周边河道水位上涨带来倒灌,让整个几乎成了一个浅浅的池塘,两台抽水机连轴转都无法排出积水。
到了今年4月份,一张通知已经早早贴在醒目位置:汛期已至,请车库的业主们提前清理放在里面的物品,防止一旦发生积水而造成损失。
其实,用小区负责物业管理的於副经理的话说,只要边上的河水不发生倒灌,地下车库是不会再发生去年的情况的。让他说话颇有底气的原因是,他们早已检修了原来已有的两个抽水泵,保证随时都可以工作;而且还另外联系了一家单位,只要需要,另外两台大功率水泵也能马上调来投入工作。
一纸通知让业主们对于今年的汛情有了心理准备,而这些物业公司也早已经开始“先走一步”。
附近的桂花城,从2月份开始,物业管理公司已将小区1000余个窨井疏通了一遍。现在又开始趁着天晴,清理小区内99幢楼房的檐沟。
而浙江南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城西有南都银座、南都德嘉等多个物业,去年大水时无一小区受灾。公司营销总监奚倚将之归结为人员组织得力。今年,他们仍不敢掉以轻心,一个月前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与此同时,小区内还储备了大量的沙袋和水泵。
“有备无患”,在采访中,记者不断听到这样的回答。
一个社区自建的预警系统
“罗莎”带着暴雨来的时候,杭州曲河巷真从一条小巷变成了一条小河。
“最深的地方有一米多的水。”社区主任姜伟直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况。不过,“以后不会了。”他笑着说,这条连接着天目山路和学院路的低地势巷子,如今正静静地等待着一次彻底的整治,路面治理,雨水管道重铺,截污纳管合适设置……
“一旦整治好之后,水漫到大腿的情况就绝不会出现了。”姜伟很有信心地说。
“那在工程完成之前,如果也下大雨怎么办?”记者追问了一句。
“我们也有自己的土办法,巷子里有11幢住宅,现在社区已经和里面的十多个保安和一些热心住户都联系好了,一旦下雨,出现积水马上给社区值班打电话,如果积水到了20厘米,每间隔一个小时就要通报一次情况……”
这个土办法,就是社区自己搞起来的“预警系统”,接到信息,马上就可以通知住在低洼地区的居民有所准备,马上就可以调来水泵抽水,马上就可以告诉相关部门预备万一水势变大的进一步应对……
“这只是一个提前了解信息的环节,我们还有一整套的计划,比如真的水又满起来,那些‘独居老人’都会有专人去照顾,个别住在地势较低的车库里的困难家庭都会转移到其他地方。”姜伟娓娓道来,虽然今年的大雨还没有下过,这些计划还有待实战考验,但看来今年他们已是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