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地处东海之滨的温州,正在规划建设这样一条产业带:她北起乐清南塘,南至苍南金乡,犹如一条玉带,将沿岸沿线6个县(市、区)连成一片,形成风格独特的产业群、城镇群和景观廊。她将成为撬动温州发展的新杠杆,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和潜力。
加快建设温州沿海产业带,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两创”总战略的主要平台,也是市委、市政府从温州长远发展出发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依山临海的地理位置,人多地少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温州今后发展必须眼睛向东、步履向东,向大海要空间、要资源。以沿海快速通道为轴线,快速道以东,有着丰富的滩涂围垦资源,给温州产业和城市发展留下了遐想空间;快速道以西,则分布着温州经济发展条件最好的乡镇和全市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规划好、建设好这片热土,事关温州在全省发展的战略地位,事关温州的未来。
推荐阅读
公务员考试“第一名”被刷下
布吕尼裸照拍卖款义捐遭拒绝
悬赏捉拿14名打砸烧抢疑犯[图]
英国曾是个“侏罗纪公园”(图)
印度拍卖少女初夜 族群为此庆祝
贷款难 出现松动迹象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这条被喻为温州今后新增长极的沿海产业带,在规划建设初期就受到空前的关注和重视。市委书记邵占维说,搞好这项工作,既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和沿线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共识所在,更是沿途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他说,沿海产业带的规划建设,必须体现新时代特征,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多次调研、专题研究沿海产业带规划建设,今年还将其列为重要工作责任制;市发改、规划、土地等部门进行了“三规”编制。今年4月份,市委、市政府专题听取了沿海产业带规划建设汇报,目前整个工作已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规划建设中的沿海产业带,将形成温州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平台。温州以传统轻工产业为主,小企业量大面广,在科学发展新阶段,亟须找到一个平台去整合、去优化、去提升。规划中的沿海产业带,将依托传统的块状经济基础,积极培育石油化工、新型材料等上游原材料产业,做大做强机械装备、电工电器、电子信息、汽摩配等中游装备制造业,实现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
规划建设中的沿海产业带,将拓展温州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受土地要素资源的制约,温州城市前店后厂、工业与生活混杂的矛盾和现象特别突出,亟须找到一个空间去承接、去“松绑”。通过规划建设产业带,我市将不再在产业带内的城镇布局工业小区和新增工业用地,已经建成的将按照城市“退二进三”政策的逐步退出,这不仅带来的是城市空间布局舒展和产业层次梯度转移。无论算经济账还是发展账,将大大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规划建设中的温州沿海产业带,将实现温州区域发展的新统筹。温州沿海产业带北接“长三角”、南连“珠三角”、东倚海峡西岸三大经济区,高密度布局深水港、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对外交通设施,更加凸现温州作为浙南闽北大都市经济圈的核心地位。特别是以推进沿海快速通道为纽带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将拉近温州南北两端时空距离,同时,水、电、路、污水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可以让沿线200多万老百姓受益。
规划建设中的沿海产业带,还将是温州机制体制创新的新载体。作为一项温州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系统工程,温州沿海产业带核心区涉及沿线6个县(市、区)、44个乡镇。无论是规划建设时序、开发建设体制,还是资金筹措机制、政策处理工作等方面,都将是一个新的考验和挑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黄河告诉记者,该委牵头正在编制沿海产业带的实施规划(2008-2020年)初稿,更加注重“三规合一”和各项专项规划的落地,以及县(市、区)规划的衔接,相信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创新体制、有序开发,沿海产业带一定能够成为温州今后产业升级的示范区、发展空间的拓展区、统筹发展的先行区、创新改革的试验区和陆海联动的主导区。
毋庸置疑,沿海产业带的规划建设,必将在东海之滨托起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区。她必将承载温州人的梦想,走向和谐与繁荣。(记者 尤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