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5月11日讯 全区22家重点超市分为A、B、C三个信用等级,市民要给经常光临的超市打分评级,意见直接影响信用评价结果。这一新鲜事,成了宁波镇海老百姓尤其是“马大嫂”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而套上“超市公开评价体系”这一“紧箍咒”的22家超市,则紧锣密鼓地开始了食品安全、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自我检查与强化。
镇海区有关负责人说,今年3月试行的“超市公开评价体系”,作为一种食品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旨在有效把握超市这一食品经营的龙头,以有限力量达成有效监管,确保全区食品质量安全,并培养提高市民成熟理性的消费维权意识。
为此,镇海区出台了实施办法及考核细则,主要分为食品质量、维权状况、食品安全制度建设、消费调查4个部分。全区经营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22家重点超市列入首批评价对象,一年一次进行打分评级,还在当地主要网站设置超市信用评价民意调查专栏,听取市民意见、建议。
“这对超市来说是压力,更是动力。”镇海加贝超市负责人表示,对外公布评价结果,会对市民的消费行为起到引导作用。为此,他们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目前,该超市正筹划投资引入食品检测器,补上生鲜、自制熟食品自检这一课,同时为蔬菜、水产等柜台指定主管人员,明确责任。此外,超市客服中心也将努力提高客户投诉处理速度和服务质量。
当地居民对实行超市公开评价很欢迎。居民张寅军说,他和家人经常逛超市,因为超市的食品质量更值得信赖。但最近一些超市的食品质量、卫生查出问题,让人忐忑不安。如今,除了政府部门监管,每个市民都能参与监督,并直接影响评价结果。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相信超市会更加自律。
“希望通过部门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促进超市经营者的‘责任人’意识,促进食品质量、服务质量的争先创优。”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镇海区分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悉,镇海打算在试点成功后将这一做法向所有超市和批发市场进行推广。宁波也准备在全市超市推广这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