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人员继续在映秀灾区搜救
浙江在线05月20日讯
经历了泥石流、漩涡、暗礁还有余震的威胁后,昨天上午11点半,记者终于来到了汶川大地震的中心地带——映秀镇。
从成都出发,在5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水陆并用,先后交替使用了汽车、冲锋舟以及步行等三种交通方式。
难!实在太难了,记者一路走来,终于体会到在山区抗灾的艰辛与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危险。
山体滑坡威胁冲锋舟
上午5点多,天还没亮,记者从成都出发,车行1个多小时,到都江堰。
由于都江堰通往映秀镇的公路太危险,没有出租车司机愿意前往,“经常会遇到断路,去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一位当地司机向我们推荐了到紫坪铺水库乘快艇。
一到水库码头,便见到许多寻亲的人,举着寻人牌子的刘小姐告诉记者说,映秀镇还有他们工厂的上千名同事,从13日开始,她每天都在这里等候,现在只能期待奇迹的出现。
“地震发生后几天时间里,只有靠着水路,才能到达映秀镇。”执勤的冲锋舟队队长廖文勇告诉记者,到昨天为止,起码有6000多名灾民从这里撤离。
但由于余震不断,加上前些天的暴雨,即使是这条水路也经常遭遇危险。昨天上午9点多,记者登上了冲锋舟,船行一半,发现右岸的山体传来一阵巨响,原来是石头滑落,“幸亏石头不大,没撞到我们。”引导员陈英彬心有余悸,除了山体滑坡,江面上的杂物以及那些可恶的暗礁,都是威胁冲锋舟的大敌。
道路几乎被水流冲垮
半个多小时后,冲锋舟靠岸了,往岸上看去,有一排已经坍塌的建筑物,记者以为这便是映秀镇,经过驻守官兵的提醒,才知道这是一家铝厂,而映秀镇离这里还有10多公里呢。
因为没有车辆接送,记者只能与几名志愿者徒步前往,虽然太阳很大,可脚下却是泥水,行走非常不便。
原来,由于山体滑坡,常常有水流泻入,几名工兵在不停地往水沟码石头,“如果不这样的话,没多少时间,这条路就被毁了。”执勤的武警队员告诉记者说,这条路三天前才开通,到现在,还要派数百人在各个危险路段把守。
在路上,记者看见好几座已经被震塌的公路桥,而被巨石震到的车辆更是经常可以看见,在半山腰的一条50米长的道路上,记者便看见了停着的6辆车子已经遍体鳞伤,其中一辆完全变了形,车门敞开着,至今还能看到车子内的鲜血。
映秀人昂扬的斗志
出发前,原以为在映秀会听到嚎啕的哭声和撕心裂肺的呼喊。然而,我们看到最多的却是不屈的神情和昂扬的斗志。
在武警成都支队救援队驻地,我们碰见了可爱的董筱。董筱才3岁多,是她妈妈和救援人员一起把她从废墟中挖出来的。董筱一口一个“叔叔”,天真的笑容让人忘了曾经发生的惨剧。董筱的妈妈说:“孩子在,希望就在。地震毁了我们的家,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再把它建起来。”几位乡亲和武警一起努力,已经引来了清洁的水源。
武警成都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胡军是我省海盐人。地震发生第二天,他和战友们步行10多个小时进入映秀。“看到这种惨状,说不哭是假的。但光哭有什么用?关键是赶紧救人、抢险!”他和几位战友冒着生命危险,在一天内就救出了两个人。才20岁的武警沈雁冰是我省安吉人,除了救人,还要掩埋逝者的尸体。沈雁冰说:“看到这么美好的家园毁于一旦,看到尸体的惨状,真是让人心如刀割。但我们应该马上振作起来,帮助乡亲们重建家园。”
在道路边,我们遇见了1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这几天,他们一直在这里搬运救灾物质、清理道路、维护秩序。这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特别引人注目。他是来自西安科技大学的医生唐迁,今年已经65岁了。这里地震发生后,他马上来到灾区,已经连续几天在灾区搬运医药物资、救护伤员,今天是第一次来到映秀。这么大年纪了几天连轴转,身体吃得消吗?老唐:“确实是太累了。但一想到灾区群众的需要,我的劲头又来了。现在防疫工作非常重要,我要继续留下来为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晚七时,我们离开映秀。不经意间,看到废墟边一丛黄花灿烂,蝶舞其间。此景令人唏嘘。它仿佛预示着映秀的明天:无情的大自然可以以巨力将它毁于一旦,但不屈的人民,一定能把它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