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奔赴救灾一线的宁波特警家属给本报写了封信,她说好想奔赴灾区与丈夫并肩抗灾
本报讯(记者程鑫)“我也是一名医生,我知道灾区非常危险,但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你,如果有需要,我也好想奔赴过来,与你并肩抗灾。”前天下午,记者收到一封来自在汶川灾区救灾的宁波特警家属(应其要求,只称其特警家属)的来信。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她家时,她刚把8岁的女儿送到学校后回来,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 “今天轮到休息,可以全天关注那边的情况了。”她告诉记者,一边看着电视,一边急切地翻阅着当天的报纸,寻找有关宁波特警的相关报道。 “报纸、电视,这些天成了我了解包括丈夫在内宁波勇士们的主要渠道。因为担心,几乎通宵达旦守在电视机前。
她回忆,5月13日凌晨2点多,丈夫的手机响了。丈夫匆忙起床后,只说了句要去四川就走了。当天下午,她才收到丈夫的一条短信:安全到达成都。之后她就与丈夫失去了联系。这时她才想起,忘记了给丈夫备药。不久前丈夫在一次任务中腰部受伤。
最难熬的是5月14日和15日那两天,看着电视画面上那惨烈的场景,她的心就在颤抖,为灾区人民担心,也为在一线救援的勇士们担心。每天晚上,迟迟不肯睡觉,因为她有个希望:希望能在电视画面上找到丈夫的身影,但这种希望总是一次次落空。 “虽然看不到他,但我知道,我的他,就在那些勇士当中。”说到动情处,她开始擦眼泪。
那些天,她最盼望的就是电话能响起来,但结果总是失望。直到16日凌晨,手机终于响了。听着丈夫那熟悉而沙哑的声音,泪水夺眶而出。还没说两句话,丈夫就说实在太忙了,挂掉了电话。通话时间还不到一分钟。
丈夫是2005年转业到巡特警支队的,身体素质好,各种技能也很全面。她说已向单位申请了,如果有需要,她愿意奔赴灾区,作为麻醉科医生的她知道,灾区人民很需要像她这样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