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
张浩,23岁,实习导游。地震发生的前一天,担负着带团去九寨沟的任务,同行的舟山游客有34名,全是恒大公司的员工和家属。地震发生时,这些人刚好在重灾区。劫后余生,昨天,张浩向记者讲述了那惊心动魄的48小时亲历。
快速吃饭、超车……一切都莫名怪异。
11日下午4点15分,张浩和游客共35人,在宁波上了飞机。12日早上7点20分,众人从成都向九寨沟出发了,旅游团又加入了2名新成员:一名驾驶员和一名地陪,他们说,10个小时后能到九寨沟。
一路上不停地堵车,车子刚进入都江堰,就堵了半小时。再经汶川,到茂县的时间是下午1点05分。众人准备在茂县吃午饭,在酒店吃不下辣的,就吃起了自带的干货和海鲜。所以一顿饭20分钟就吃完了,1点半前所有人都上了车,很快就离开了茂县,不曾多逗留。
“幸好我们饭吃得快,不然如今我们可能已身处茂县废墟中。”张浩说。
上山了。盘山公路,路的一边是光秃秃的山,另一边是令人晕眩的悬崖。“一路上,驾驶员一直在超车,在地段最危险的老龙湾也超车,”张浩说,当时感觉很恐怖,有好多名游客怕了,顾不上看秀丽的山景,对驾驶员喊“不要超了”,可车子还是高速前进,不停地超过别的车。后来有人问起驾驶员宋明彬,干什么开那么快,他说,“我也不知道。”
游客与村民合影
如果再往前开,就葬身山中了。天意?!
上了老龙湾只开了2分钟,山壁变得到处是黄泥,四面都是这种山。对面的山头,有许多石头滚落,对这一切,游客们都好奇地张望,拍照,以为是塌方。
地震瞬间发生,一块石头打在了车顶上,车子剧烈地左右晃动,张浩坐在最后排,正蹲在地上找相机,突然一个急刹车,他跌在地上,手里的相机都掉了。“没有人坐得稳,大家全东歪西倒的,风突然间很大,黄沙遮得什么都看不到,有许多黄泥和小石子砸下,从车顶的气窗和车窗飞进来,大家都极怕。”
震动渐小后,宋明彬下车把堵路的石头搬开,此时,车后的路已经堆满了石头、黄泥和树枝。宋明彬在这条线上跑了很多年,他说,前面有一块平地,离山壁较远,还有个村庄。几秒钟后,车子在一个村的村口停下了,果然有个平地,距离山壁10余米。这个村叫小管子村。
此时,车顶上积的黄泥和小石头有三四厘米厚,车厢里狼狈不堪,大家决定停下打扫。
“如果当时没打扫,再往前开,就葬身山中了。这也是天意!”张浩说,没多久,在“轰”的巨响声中,前方发生大面积塌方,公路路基陷落,没塌的路也都给埋了。
余震不断。
整个村庄在恐怖地“颤抖”……
刚下车,他们见到了可怕一幕,小管子村几乎没有完整的房子。村里一片混乱,村民们跑来跑去,一边哭,一边喊着亲人的名字到处找人。
张浩亲眼看到一名男子刚跨出房门,身后的房子瞬间坍塌;一根竖立的电线杆,醉汉一般剧烈地晃动着,随时都会倒下;那些坍塌房屋的残骸,还在“恐怖”地颤抖。
此时,不到下午3点。
恐惧。34名游客中,有17名是女的,她们有的就抱在一起哭了。后来,见村里的人都没事,大家又轻松起来,男游客较冷静,还想着晚上能否到九寨沟。“当时我们以为,只要工程车一到,3个小时清理完路面,再4个小时就能到九寨。”
张浩让游客们聚在一起,不要乱走,就和地陪、司机去探路。没有可以回茂县的路,也没有往九寨的路,前后只有堆积的乱石。这时,他们才知道,这是无法想象的大地震!
刚回到车上,才走过的地方塌了。
既然人员都安全,就得先解决温饱。
“我们去向村民们借锅买米,他们都坚决不收钱,让我们把米扛走。后来去村民家时,见到他们自己都吃玉米粉,那么穷的村,可他们给我们的却是大米。问他们大米哪来的,他们说,是救济粮。”张浩说。
想到可能要被困不少日子,他和游客们商量对策,决定把所有的水和干粮都锁起来,统一安排。村里停水停电,可是村民们说:“没关系,我们的食粮可以维持你们半个月。”12日下午5点多,大家听说附近有一辆车,车上34人,许多是老人,需要有人去背出来。张浩和一些游客自告奋勇去救人,走了一会不见那辆车,被村民喊回来。“刚回到车上,就听‘轰’的一声,才走过的地方塌了。又逃过一劫!”
我们会没事的,我们是从普陀山过来的!
12日晚,大家在地上搭了灶,做了一锅菜泡饭。“大家都自觉地,让年老的和女的先吃饭,然后再轮到年轻男子。没有人抱怨,都自然而然地遵守着规则。晚上,大家也让老人和妇女上车去睡觉,年轻的男子在外守着,因为随时都可能地震,守夜的都彻夜未眠,不敢睡也不想睡。”
“我们点了火,因为看见火就好像看见了希望,盼着直升飞机看见火来救我们。”
“整夜,不知道多少次,从远处传来巨响。大地时而颤抖两下。”
“夜里很冷,所有的羊毛衫棉毛裤都穿上了。我们互相安慰鼓励:‘我们会没事的,因为我们是从普陀山过来的!’”。
跟在后头的一辆车37死1伤,我们是幸运的。
13日凌晨零时许,有人从茂县冒着生命危险,走了5小时过来,他是小管子村的村民,本来一早开了拖拉机去茂县办事。他带来一个消息:在路上遇见一辆旅游车,车上38人死了37个,还有1个受伤。他对舟山旅游团讲的第一句话是:“你们能停在这里是最幸运的。”
13日早上5点多,张浩等就起来,为游客烧早饭。往前望,对面的山顶都是雪,小管子村的海拔也有近3000米,沸点低米不容易熟,锅里做出来的是“饭不像饭,粥不像粥”的东西,下面的烧焦了,上面的还没熟。“因为要省水,吃了饭洗碗,我们是这样做的:倒一点水在一只碗里,洗完这个再把水倒到下一个碗,就这样用一碗的水,洗了10个碗。”
早上7点半下雨了,刚开始很小,后来越下越大,“村民主动在灶台上边,用塑料袋等搭了棚,我们一点都不知道,突然看见时,我们所有的人都哭了,哭成一片。”
一户村民拿出家中所有棉被,感动!
有几位游客提出走出山去,尽快给家人报平安,可是,旅游团里有老年人,不可能所有人都顺顺利利走出山,最后大家还是决定,全体留下等救援。自始至终,村民们提供了许多的帮助,一个村民家中有发电机,就发起电让大家看电视,了解外界状况,游客们想给钱表谢意,村民却坚决不收。
13日下午4点半,手机有了信号,所有人都很激动,为省电大家只把2个手机开机,轮流给家人报平安。当时的情景是,“一拿起电话,听到家乡亲人的声音,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流出来。”
吃尽了头一天夜里睡觉冻坏的苦,13日白天,游客们就去村里四处借棉被。可是,还没等他们开口,一位大妈就主动问了:“你们晚上很冷吧,要不要棉被?”“谢谢啊,你可以借我们几条?”“你们想要几条,我就借几条。”结果,这位大妈借出了15条棉被。这一晚,车上每两个位置有一条棉被,大家没受冻。
“留下身上所有钱,给这些需要的人。”
13日晚震动渐小,14日上午9点半,大家得到消息,外面有搜救部队,大家决定离开,开始收拾行李。在离开小管子村前,所有的游客和导游,掏遍了身上的口袋,几乎把所有的钱都捐给了村民。在这场生死患难中,大家已建立深厚的情谊。“我们可以安全地回家了,可他们的家却毁了,我们的经济条件比他们好,能帮的也就只有捐款。”
11点半,这一群游客年轻的搀扶着年老的,从2000多米的高山上往下走,还有五六个村民,帮忙提行李,冒着危险送行。由于前方路段大塌方堵了,众人只得绕道走,本来只需走15分钟的一段路,结果走了5个多小时。路上,偶尔还有轻微的震动和石头滚下的情景。
下午2点,旅游团遇到了搜救的大部队,送行的村民才回去。再走7公里,他们到了当地政府安排的临时救助点,几经辗转,17日坐上了重庆到宁波的飞机。